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汪應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汪應庚(1680年—1742年)字上章,號雲谷,清代著名鹽商、慈善家,徽州府歙縣潛口人,僑寓揚州經營鹽業成為巨富,任兩淮鹽務總商。

汪應庚以熱心公益著稱:[1][2]

  1. 乾隆三年(1738年),揚州府旱災,汪應庚捐銀47310兩,設立粥廠賑濟災民。
  2. 同年又在西北郊古雷塘捐建石橋,
  3. 又出資白銀47000兩,重修江都、甘泉學宮,並出資13000銀兩購置1500畝學田。
  4. 儀徵育嬰堂於1741年重建,淮商汪應庚助給經費。
  5. 乾隆七年(1742年)揚州府水災,汪應庚出資6萬銀兩救濟災民,
  6. 焦山瓜洲之間的長江江面設救生船,並懸賞救護溺水者。

汪應庚「處心積慮,常以汲汲濟人利物為心。……在揚則施棺櫘、給絮襖、設藥局、濟回祿、拯溺舟、育遺嬰;海嘯為災,作糜以賑;江湖迭漲,安集流離;時疫癘繼作,更備藥餌,療活無算。復運米數萬石,使其得哺以待麥稔,是舉計存活九萬餘人。」[3]

雍正十一年,汪應庚授「光祿寺少卿」[4]

在其家鄉徽州潛口,現存一座恩褒四世坊,表彰汪復祖、汪修業、汪應庚、汪起一家四代人,建於清乾隆五年。背面匾額刻「卿月郎星」4字,分別指汪應庚和其子汪起的官職「光祿寺少卿」和「刑部湖廣司郎中」。

Remove ads

家庭

  • 汪起,汪應庚之子,剜股為父療病,被奉為「至孝」的典範,於雍正六年,其子授刑部湖廣司郎中[5]。汪應庚寄書京邸告誡:「刑法至重,鞠訊維嚴,哀矜勿喜,汝為司屬,宜殫心明慎,無偏執,無袒狥,務期研求再四而後安。」[6]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