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汪敬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汪敬熙
Remove ads

汪敬熙(英語:Ging-Hsi Wang,1893年7月7日—1968年6月30日),字緝齋[1]生理心理學家,山東省歷城縣[2]

Thumb
汪敬熙院士

汪敬熙長期投入於生理心理學研究,包括白鼠活動與性週期的關係、皮膚電反射、兩棲類胚胎行為等[3],學術成就豐碩。

生平

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創建新潮社,在《新潮》發表白話小說。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系。1920年,在蔡元培的推薦下獲得穆藕初的捐款,和周炳琳等人一同赴美。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學習生理心理學和神經生物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1924年,回國後任中州大學教育學繫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1926年,赴美研究。1927年,回國後到國立中山大學任教,建立了神經生理學實驗室。1930年,被聘為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建立心理學實驗室。1934年,任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所長,並在上海和南京建立實驗室。1937年,抗戰爆發後組織心理研究所內遷,輾轉各地。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並被聘為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部主任。1953年,任期結束後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教。1957年,轉至威斯康辛大學任教。[3]

1968年,逝世於美國[1]

著作與論文

  • 《生理電學在心理學上之應用》(《清華週刊》,38卷五期,清華大學,1932年)
  • 《中國心理學的將來》(《獨立評論》,40期,1933年)
  • 《答潘菽先生「關於心理學的預言」》(《獨立評論》, 49期, 1933年)
  • 《行為之生理分析》(獨立出版社, 1944年)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