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沈壽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沈壽昌(1855年[1]/1861年[2]/1862年[3]/1863年[4]/1865年—1894年),字清河/清和[3]清朝江蘇省上海縣洋涇鎮(今屬上海市浦東新區)人。[5]

生平

沈壽昌的家位於源深路奚家宅184號(現已拆毀)[6]。1874年,沈壽昌在上海出洋總局肄業。1875年10月,在鄺其照帶領下,作為第四批中國留美幼童赴美留學(一說為1873年派出的第一批中國留美幼童[1]),在美國諾維奇自由學校英語Norwich Free Academy學習。[5]

1881年,沈壽昌回到大清,進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畢業後至北洋水師威遠艦實習。後任威遠艦二副。1882年,李氏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滿清派威遠艦等軍艦平息兵變,沈壽昌擢升把總,後調任濟遠艦大副。[7]

1889年,擔任濟遠艦幫帶(副艦長)兼領大副。1894年7月,濟遠艦執行護送高升號運兵赴李氏朝鮮的任務。25日7時護航途中,在豐島海面遭日本吉野號等數艘軍艦的襲擊,豐島海戰爆發,沈壽昌在海戰中陣亡。沈壽昌是甲午戰爭中第一個陣亡的大清海軍將領。[5]清廷追授沈壽昌總兵銜。[6]

家庭

沈壽昌之妻為嘉定人周氏(?—1953年),兩人沒有後嗣。沈壽昌去世後,其父沈子英將沈壽昌的三弟沈林昌的兒子沈星垣過繼給周氏作為嗣子。[6]

墓地

沈壽昌的遺骸起初葬於嘉定縣三千里村,1964年墓葬被發現後遷至上海鐵道學院西北側牆外的小河邊,挖坑深葬。1980年代,墓址所在地為上海鐵道學院徵用。1997年,上海鐵道大學在校園內體育館前建立沈壽昌墓址紀念碑,1998年落成[8]。現位於同濟大學滬西校區校園內。[9][5][1][7]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