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沈綺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沈綺穎(英語:Sim Chi Yin)是新加坡籍的一名華裔自由攝影師,常年在中國工作。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8年5月10日) |
沈綺穎在新加坡《海峽時報》的資助下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獲得了碩士學位。此後成為《海峽時報》駐北京記者。離開《海峽時報》後成為自由攝影師。2010年獲得瑪格南基金會人權獎學金,後成為《紐約時報》等報紙的自由撰稿人。2017年成為諾貝爾和平獎攝影師,2018年獲得第7屆蓋帝圖像與克里斯·洪德羅斯基金獎。[1]
生平
沈綺穎在新加坡長大,於少年時期即對攝影產生興趣。18歲時,在新加坡《海峽時報》實習,報社提供了她一份獎學金,供其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歷史與國際關係,她在此得到了碩士學位。
從2001年開始,其正式在海峽時報就職;雖然個人意願成為一名攝影師,但報社堅持其為文字工作者。在海峽時報工作近9年後,離開這一崗位,成為了一名全職攝影師,為諸如紐約時報、國家地理在內的媒體提供圖片,如2015年報道 A Chinese Miner With a Heart of Gold 的圖片提供[2]。
2007年,她從新加坡移居北京[3]。
2014年開始,沈綺穎為七圖片社成員,持續到2017年離開[4][5]。
2015年,受法國《世界報》委託,進行中朝邊境圖們經濟開發區採訪,期間被搶奪相機,造成右手大拇指韌帶撕裂,影響了她後續的工作[3]。
作品
- Long Road Home, The: Journeys Of Indonesian Migrant Workers (2011) [6]
- 總有一天,我們會明白 (2011) - 組照
- 緬甸之春 (2012) - 組照
- 錫礦工人 (2014) - 組照
- 一個塵肺病家庭的愛與絕望 - 組照
- Dying To Breathe (2015) - 10分鐘短片,拍攝執導[7]
- Most People Were Silent (2017) – 3:40 minute film with audio soundscape, directed and filmed by Sim
- 餘波 (2017) - 組照
獎項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