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沉香
一种香料和草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沉香是瑞香科沉香屬和擬沉香屬植物受到自然因素(如雷劈、火燒、蟲蛀等)或人為傷害(如砍傷、打洞、接菌等)時,產生的含有樹脂的芳香木材[1]。作為世界名貴天然香料,沉香被譽為「沉檀龍麝」四大名香之首[2]。

因過度採伐和生境喪失,沉香基原植物已全部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3][4]。
種類
- 沉香屬:
- 擬沉香屬:
- 尾葉擬沉香 G. caudata
- 易混淆擬沉香 G. decipiens
- 萊德曼擬沉香 G. ledermannii
- 摩鹿加擬沉香 G. moluccana
- 柄果擬沉香 G. podocarpa
- 柳葉擬沉香 G. salicifolia
- 維斯特格擬沉香 G. versteegii
- 瓦拉擬沉香 G. walla
Remove ads
結香機理
自然條件下,沉香結香的過程隨機且緩慢,一定要有幾項條件和演變:
- 樹幹中在未結香時沒有樹脂腺,通常為生長一定年限以上的成樹才會結香
- 樹幹部曾經受過傷而沒有快速得痊癒,如刀傷、蟲蟻、細菌感染或其它自然因素
- 傷口被真菌感染而造成周圍的組織開始生病潰爛,而導管細胞也開始異化產生樹脂。這些受樹脂填塞的就形成了所謂「結香」的效果
- 因為有各種不同的樹木受到不同的環境與傷口刺激,所以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氣味變化,其香氣最大影響來自土壤及真菌
- 從活體樹木上採伐的「香結」為「生結」,從死亡樹木上採伐的為「熟結」,但其實結香就像是分泌,所以樹死了並不會結香,活著的時候才會
已有多種人工結香技術[1]:
- 物理法:通過模擬自然傷害(如鋸干、打洞、火燒)誘導結香,但效果受限,周期較長。
- 微生物法:將特定菌株接種於植物體內,利用菌株代謝產物促進結香,但菌株選擇對效果影響顯著。
- 化學法:利用植物激素、酸類、鹽類等化學物質調配結香劑,具有操作簡便和誘導快速的特點,但需確保環境友好。
- 綜合誘導法:結合物理、化學和微生物等多種方法,可提高沉香品質,但成本較高。
- 組織培養法: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誘導愈傷組織形成沉香類成分,主要用於研究。
Remove ads
鑑別
傳統上,沉香的鑑別依賴感官經驗,如觀察顏色、聞香氣、口嘗或火燒等方法。實驗室中常見的鑑別手段包括顯微觀察、薄層色譜和顯色反應等。沉香四醇、2-(2-苯乙基)色酮、[[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和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是鑑定沉香的標誌物。[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要求藥用沉香的液相色譜圖應呈現與對照藥材相對應的6個2-(2-苯乙基)色酮類化合物特徵峰, 且沉香四醇的含量不得少於0.10%[7]。日本規定藥用沉香在薄層色譜鑑別時, 樣品色譜中能夠觀察到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的斑點[8]。
致香成分
從沉香中已分離鑑定出73種具有香味的揮發性成分,呈現出木香、甜香、清涼味、花香、脂香、辛香、果香、燻烤香、皮革香、草藥香、奶香和清香等12種香氣[1]。
主要的致香成分包括倍半萜類、2-(2-苯乙基)色酮類及其他芳香族化合物。倍半萜是沉香獨特香氣的主要貢獻者。2-(2-苯乙基)色酮類化合物在加熱或燃燒時可分解產生持久且愉悅的芳香物質如苯乙酮、苄基丙酮、茴香醛、苯甲醛、茴香基丙酮、糠醛、苄甲醚和香蘭素等。[1]
香料
沉香木植物樹心部位當受到外傷或真菌感染刺激後,會大量分泌帶有濃郁香味的樹脂,古代稱為瓊脂。會因感染或受刺激程度不同而產生分泌的差異,受到較輕微感染或刺激的,分泌較少沉香脂,結合木質後半沉於水或是漂浮於水,稱之為板沉香。反之,受重度刺激或傷害後,分泌較多沉香脂,一樣體積的木頭裡,含有更多的沉香脂,重量密度大於水,因而沉入水底,故稱水沉香。水沉香數量極為少數,價格極為高昂。
在東亞地區,沉香被商家包裝為珍貴的香料,被用作燃燒薰香、提取香料、加入酒中,或直接雕刻成裝飾品。
藥用
沉香是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的傳統草藥, 用於治療胃痛、嘔吐、呃逆、哮喘、腸易激症候群、支氣管炎、結石、冠心病、失眠等病症[9]。不同品質沉香的主要成分均為倍半萜類和2-(2-苯乙基)色酮類化合物, 具有神經保護、鎮痛、抗腫瘤、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等作用[10]。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藥用沉香的基原植物為白木香[7]。
在東南亞及東亞一帶,以投資沉香種植能夠獲得高額回酬的騙局屢見不鮮,事實上,沉香樹本身如無結香並沒價值,即使結香,所用的化工溶液,對人體有害,故不用於中醫治療。[1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