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河南路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河南路橋是位於中國上海市區蘇州河上的橋梁,橋北面為虹口區河南北路,橋南面為黃埔區河南中路,橋長111.5米,寬29米,為5孔拱形連續梁橋。

歷史
河南路橋原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設的渡口,名為三擺渡。清光緒元年(1875年)由工部局建造木橋,名為三擺渡橋。光緒九年(1883年)又將原木橋拆除另建新橋,新橋仍為木結構。因清末橋北新建天后宮一座,故又俗稱「天后宮橋」。民國16年(1927年),原木橋拆除,改建一座長64.46米,寬18.2米的3孔混凝土懸臂掛孔橋,並命名為河南路橋。
2006年6月,老河南路橋開始拆除重建,新河南路橋於2009年1月19日建成通車,橋由原來的四車道拓寬至六車道,為了保持其百年歷史風貌,「修舊如舊」,採用「外掛玻璃纖維混凝土裝飾板」工藝對橋身、橋墩、腰線等按老橋原貌複製並進行裝飾。
2009年12月28日,啟用不到一年的河南路橋被發現橋墩柱表面側向外裝飾板開裂。在開裂的橋梁燈柱裝飾板後面,露出編織袋、水泥塊等大量垃圾、雜物,引起社會普遍關注,被稱為「橋塞塞」。[1]據報道,上海建工集團基礎公司解釋稱,開裂的只是橋體、橋墩外部的裝飾板,而暴露出的廢物、垃圾也是在裝飾板內,並非橋墩內;上海市建設交通委等有關部門檢查後認定橋梁結構安全,不存在影響通行安全隱患[2]。工程總承包單位上海建工集團僅給予相關責任人警告和記過處分,並扣罰1-2萬元的罰款。[3]
Remove ads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