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泉州市博物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泉州市博物館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的清源山下、西湖公園北側,是福建省泉州市一座以泉州歷史文化為主題,融合陳列展覽、文物收藏、學術研究、文化交流、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的綜合性博物館。
歷史沿革

1984年1月,泉州有關部門在泉州府文廟大成殿籌建泉州市博物館,隸屬泉州市文化局管轄,兼管府文廟建築。1985年1月正式成立,1987年1月對外開放,展有府文廟、泉州古名人、教育史等相關內容[1][2]。2001年,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計劃在北清東路建設閩南建築風格的新館,2002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並在2005年1月1日落成開館[3]。200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泉州市博物館設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1][4],2009年,國家文物局將泉州市博物館公布為首批國家二級博物館[5]。
展覽規模
泉州市博物館的建築為中國庭園合院式的閩南建築風格,亦結合了西方廣場式建築風格,整體建築面積約160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占8690平方米,庫房和辦公面積分別占900平方米及600平方米。正門為仿古牌樓,上刻有石雕,主題建築以南樓為主樓,東、西、北三幢建築為輔助,屋頂為傳統的三重檐式。博物館館藏文物超過一萬件[6],其中有400餘件珍貴文物(國家一級、二級、三級文物)[1][3],展覽內容不僅包括文物,亦包括當地的民俗文化,如南戲、南音、南建築和南少林等[4]。
泉州市博物館設有四個基本陳列。主樓二樓為「泉州歷史文化」展,自開館以來即有展出,展出面積1600平方米,展線長980米,通過展出2400餘件實物以及若干圖片、拓片、沙盤、浮雕等展品,展現泉州的歷史發展、著名人物等相關內容;「世界閩南文化展示中心」展位於主樓二、三樓,2013年6月17日開放展示,展出面積2440平方米,展線長605米,展示閩南文化及其發展與傳播;主樓四樓設有「金色的記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農民運動會紀實」,展陳面積1260平方米,展線長375米,以圖片、實物、場景等形式展出2008年11月—12月在泉州舉辦的農民運動會相關內容;後座二樓為「泉州南音·戲曲藝術」展,展廳面積1200平方米,原於2002年設於泉州市文化藝術中心,2005年遷展於市博物館,以圖文與實物的方式展示泉州地區的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3]
除基本陳列外,泉州市博物館亦有舉辦數次臨時展覽,如「中國藏傳佛教文物展」「奧林匹克與中國大型展覽」「東亞海洋考古收穫圖片展」等,亦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三明市博物館等機構聯合辦展。在博物館之外,泉州市博物館還在新加坡金沙藝術科學博物館、福建博物院等機構舉辦過交流展覽[1]。每年5月18日的國際博物館日,泉州市博物館會定期舉行鑒寶活動,邀請文博鑑定專家點評藏品、科普相關知識[7][8],此外,博物館還會舉辦陶藝製作等陶瓷相關的主題活動。[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