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法國海外領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海外領土(法語:territoire d'outre-mer ,簡稱TOM)是法國在1946年為取代殖民地地位而設立的一種行政區劃,目前僅適用於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

現海外領土(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
已成為獨立國家的舊海外領土
1958年,大部分海外領土成為了法蘭西共同體的成員國,後紛紛獨立。2003年,僅存的海外領土中大部分(馬約特、法屬玻里尼西亞、聖皮耶與密克隆、瓦利斯和富圖那)成為了海外集體,只有無人居住的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仍為海外領土。
歷史
1946年,法國通過《海外省法》,四個前法殖民地瓜德羅普、馬丁尼克、留尼旺及法屬圭亞那升格爲海外省,其地位與法國歐洲本土的省份相同,並且適用本土所有法律。1946年10月27日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根據憲法創建法蘭西聯盟。所有殖民地及聯合國託管領土成爲法國的海外領土,是法蘭西共和國建制的一部分。
聯盟內所有的公民皆爲法國公民,海外領土有選派其在法國議會中的代表。但法國公民又分兩類,分別爲法國公民及法國屬地公民。[1]
聯盟創造了兩個不同的選舉團:法國公民選舉團及法國屬地公民選舉團;後者的選舉權相當有限。[1][2]同時,法國歐洲本土的法律亦不適用於海外領土。[3]
1950年至1954年間,法屬印度被新獨立的印度吞併。
Remove ads
1958年10月4日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法蘭西聯盟由法蘭西共同體取代。根據憲法第76條,所有海外領地面臨著三個選擇:[1]
- 保留海外領土的地位;
- 成爲法國海外省;
- 成爲法蘭西同共同體的成員國,取得自治權。
只有5處海外領土選擇維持現狀 (葛摩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法屬索馬利蘭、新喀里多尼亞、聖皮耶與密克隆)。加彭選擇成爲海外省,但在戴高樂的說服下放棄。幾內亞拒絕憲法並於1958年通過公投獨立。其他海外領地則選擇成爲法共體的成員國,並於60年代時期先後獨立。[1]
根據憲法第74條,海外領土獲得自治權,實行本土法律。
瓦利斯和富圖那於1961年通過1959年公投選擇成爲海外領土。[7]1967年,法屬索馬利蘭成爲法屬阿法爾和伊薩領地的一部分,並且於1977年獨立,更名爲吉布地。葛摩群島則於1975年獨立。但馬約特是葛摩群島中唯一在獨立公投中投反對票的島嶼。該島繼續維持法國治理,並且於1976年成爲法國海外集體。[8]
1998年,法國政府與新喀里多尼亞達成《努美阿協定》,根據憲法第76條獲得特殊地位,並且結束了當地多年的暴力衝突。
2003年,憲法第74條通過修正案將所有海外領土更名爲海外集體(法屬南部及南極領地除外)。憲法第73條亦保留了各海外集體在未來通過公投改變其地位的權利。馬約特正是通過該法條於2011年成爲海外省。
海外領土列表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