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波爾布特主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波爾布特主義(英語:Polpotism)是指波爾布特所構想的理論體系,其基礎是沙文主義,儘管波爾布特自稱共產主義者,並將柬埔寨共產黨描述為一個捍衛「適應柬埔寨國情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觀點」的政黨[1]。

據紅色高棉的重要人物喬森潘所述,其核心思想是「你沒有,我也沒有,這就是共產主義」,在這種社會中,一切財產歸國家所有,沒有任何個人財產,一切都屬於集體[1]。
波爾布特的思想被用作反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宣傳工具。其主張建立一個完全自給自足、完全排斥一切外來影響的「社會主義」農業社會。毛澤東的著作,特別是《新民主主義論》,以及約瑟夫·史達林的理論,是波爾布特思想的重要來源[2]。
在重新解讀階級的革命角色並質疑以無產階級為中心的馬克思主義方法時,波爾布特主義主張建立農民和知識分子的革命聯盟。這種思想據說與波爾布特在巴黎時閱讀無政府共產主義者彼得·克魯泡特金的作品有關。對波爾布特而言,農民可以通過柬埔寨共產黨大規模的教育培養出無產階級意識[1]。
波爾布特主義與其他思想流派的顯著區別是其「僧侶式地強調紀律」和「系統性地消滅個體」的做法,這些做法被傳記作家肖特稱為波爾布特主義的「標誌」。波爾布特和紅色高棉認為,為了摧毀他們視為柬埔寨社會根深蒂固的個人主義態度,必須通過強制手段來建立集體化國家。肖特指出,該理論觀點是:「寧可做得過火,也不要做得不夠」,這一信條催生了紅色高棉統治期間的大量暴行。在民主柬埔寨,飢餓、睡眠剝奪和長時間勞動等手段被用於勞改營中,以增加身體和心理壓力,使成員更易被洗腦。肖特評論道:「沒有任何其他共產黨『曾』如此極端地試圖直接改造其成員的思想」[1]。
這個詞被用來描述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極端派系,如光輝道路,其理念與紅色高棉政權相似。這個詞也曾在左翼中使用,用來形容一種具有破壞性或極端的共產主義,如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在一次演講中說:「在革命運動的歷史中,你會不止一次發現帝國主義與那些表面上採取極端左翼立場的人之間的聯繫。柬埔寨大屠殺的發動者波爾布特和英薩利今天不正是美帝國主義在東南亞最忠實的盟友嗎?我們在古巴,從格瑞那達危機爆發以來,就把科爾德集團稱為『波爾布特主義者』,姑且這樣稱呼他們。」[3][4][5]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