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波波夫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波波夫隕石坑(Popov)是月球背面赤道區一座古老的大型撞擊坑,約形成於前酒海紀[2],其名稱取自俄羅斯物理學家和電氣工程師亞歷山大·斯捷潘諾維奇·波波夫(1959至1905年) 和保加利亞天文學家基里爾·波波夫(Kiril Popov,1880年-1966年),1961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鄰阿爾比魯尼隕石坑、北接傑武爾斯基環形山、東南為麥比烏斯環形山、西南則是金澤爾環形山,傑武爾斯基鏈坑從它的東北側環壁外穿過;界海則位於它的西南方[3]。隕石坑的中心月面坐標為16.93°N 99.38°E,直徑71.4 公里[4],深度2.7公里[2]。
隕石坑外形接近圓形,由於地質齡悠久而損毀嚴重,破損的外壁在地表上構成一道重巒疊嶂、嵯峨交錯的環狀山脊;沿內外坑壁,尤其是西側坐落著一些小隕坑,隕坑邊緣較周邊地形高出1.3公里[2],內部容積約4556.38公里³[2]。坑內底表相對平坦,可能已被熔岩重塑,除東部有一些小坑群外,幾乎沒有其它的地貌特徵。
隕石坑剛剛越過月球正面東側邊沿,所處月表區域,在有利的月球攝動和光照期間會會進入地球視野範圍。但即使如此,它也並不醒目,只能看到其邊緣。
衛星隕石坑
按照慣例,最靠近隕石坑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另請參閱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