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波羅的海艦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波羅的海艦隊(俄語:Балтийский флот)在蘇聯時期叫雙紅旗波羅的海艦隊(Дважды Краснознамённый Балтийский флот[1])是俄羅斯帝國、 蘇聯、俄羅斯聯邦在波羅的海現役海軍艦隊;在蘇聯時代此艦隊兩次榮膺紅旗勳章,艦隊司令部設在加里寧格勒。兩大主要基地為:波羅的斯克,與位於芬蘭灣的克隆斯塔特。

Remove ads
歷史
波羅的海艦隊由俄羅斯帝國彼得大帝在1703年建立,除了將首都遷至靠海的聖彼得堡外,為了對抗瑞典而發展了海軍,並於大北方戰爭中擊敗瑞典,成為俄羅斯發展海權的第一步。
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俄羅斯駐紮在旅順的太平洋艦隊遭日軍攻擊而損失大半;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波羅的海艦隊馳援,組成第二太平洋艦隊。俄軍艦隊從聖彼得堡出發,繞過非洲大陸與印度洋,並穿越台灣海峽與對馬海峽;但俄軍艦隊的航行路徑已被日軍發覺,被日軍迎頭痛擊。俄軍兩次對日海戰和日俄戰爭的失敗激化了俄國社會矛盾,包括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在內的反對沙皇統治的政黨有了發展的機會。
1917年俄羅斯爆發十月革命,停靠在聖彼得堡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的船員對冬宮發炮作為信號,作為開始政變的信號。在二戰時期的列寧格勒戰役中,波羅的海艦隊參加了保衛列寧格勒,用艦炮火力和參加地面戰沉重打擊德軍。二戰後期,波羅的海艦隊參加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各個主要進攻戰役。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
現今波羅的海艦隊由於受到北約及瑞典海軍力量的圍堵,主要假想敵為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法國與英國等北約成員國的海軍。司令克拉夫丘克及參謀長波波夫。
而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隸屬此艦隊的其中三艘蟾蜍級大型登陸艦,於戰爭初期被調往黑海支援戰事至今。2023年9月13日,明斯克號大型登陸艦在塞瓦斯托波爾造船廠內受襲[2],為此艦隊繼二戰後再有艦艇戰損[3]。
-
波艦隊的海軍航空兵Su-24M 戰鬥轟炸機
-
Geyzer級飛彈巡邏艦
-
P-104巡邏艇
Remove ads
戰鬥序列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