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波若尼城堡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波若尼城堡州(匈牙利語:Pozsony vármegye;德語:Komitat Pressburg;拉丁語:Comitatus Posoniensis;斯洛伐克語:Prešporská župa),是匈牙利王國西北部的一個行政單位[1]。其歷史上的下轄領土現今只有極少一部分屬於今匈牙利,大部分地區現今屬今斯洛伐克。該城堡州的州府為波若尼(今布拉提斯拉瓦)。
該城堡州北部和東部與尼特勞城堡州接壤,南部與莫雄城堡州、傑爾城堡州和科馬羅姆城堡州為鄰,西部則與奧地利的下奧地利州接壤[1]。
Remove ads
地理
該城堡州的大部分地區為平原,只有在西北部被喀爾巴阡山脈的一個支脈穿過其中,將該州的平原地帶一分為二。其南部的平原屬於小匈牙利平原一帶,而北部則屬於維也納盆地一帶。該城堡州的重要河流有多瑙河、摩拉瓦河、瓦赫河等,其中多瑙河在波若尼一帶分為小多瑙河和老多瑙河兩條支流[1]。

歷史
該城堡州大約在1000年或更早之前就已經建立,因此屬於匈牙利最古老的城堡州之一。其歷史上的下轄領土目前被劃分在斯洛伐克的布拉提斯拉瓦州和特爾納瓦州之間。在匈牙利歷史上,波若尼州的州府波若尼是匈牙利王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1536年到1783年間,這座城市是匈牙利國王的加冕地點、首都和立法中心,11位匈牙利國王和8位王后在波若尼的聖馬爾通主教座堂加冕。從17世紀到匈牙利改良時代,大多數匈牙利國會都在這裡召開,這座城市是許多匈牙利、德國和斯洛伐克著名歷史人物的家鄉。
1920年,該城堡州的大部分地區因《特里亞農和約》被劃歸捷克斯洛伐克[2],只有幾個位於希蓋特庫茲的郊外地區仍留在匈牙利境內。
1923年,留在匈牙利的這些地區與同樣因《特里亞農和約》而殘缺的傑爾城堡州和莫雄城堡州合併,組成了傑爾、莫雄與波若尼在行政上臨時合併的城堡州[3]。
1938年,根據第一次維也納仲裁,原先因《特里亞農和約》從波若尼州被劃歸出去的領土的大部分重歸匈牙利[4]。重歸領土中較大的部分位於希蓋特庫茲,且被併入了科馬羅姆城堡州,小多瑙河以北的區域則與同樣也因《特里亞農和約》被從尼特勞城堡州劃歸出去但如今重歸匈牙利的領土部分合併,組成了尼特勞與波若尼在行政上臨時合併的城堡州[5]。而原傑爾、莫雄與波若尼在行政上臨時合併的城堡州的名稱與領土並未改變。同年,德溫與波若尼利蓋特法盧被劃歸給德國(隸屬下多瑙帝國大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維也納仲裁被宣布無效,1938年前的邊界被恢復。傑爾、莫雄與波若尼在行政上臨時合併的城堡州於1945年正式合併,改名為傑爾-莫雄州。
在1950年匈牙利州改中,傑爾-莫雄州與肖普朗州合併,成立傑爾-肖普朗州,其名稱自1990年起改為傑爾-莫雄-肖普朗州。
該城堡州北部屬於斯洛伐克的部分自1996年起分別劃入布拉提斯拉瓦州、特爾納瓦州和尼特拉州。
Remove ads
人口
1910年,該城堡州的總人口為389,700人,其中[6]:
行政區劃

書目
- Borovszky Samu: Magyarország vármegyéi és városai. Pozsony vármegye és Pozsony, 1904
- Áldásy Antal 1904: Adalékok a Pozsony vármegyei nemesek névsorához. Turul 1904/3.
- Diana Dikáczová 2006: Príspevok k problematike šľachty vo vybraných slobodných kráľovských mestách Bratislavskej stolice v 17. a na začiatku 18. storočia. Historické rozhľady III, 283-309.
- Pongrácz et al. 2008: Pozsony vármegye nemes családjai. Debrecen.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