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波音367-8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波音367-80
Remove ads

波音367-80(或稱Dash 80)是由美國波音公司所生產的噴射客機原型機,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波音707KC-135,只生產了一架。

快速預覽 波音367-80/Dash 80, 概況 ...

歷史

Thumb
1954年5月出廠的波音367-80
Thumb
降落中的波音367-80
Thumb
2000年停泊在華盛頓州西雅圖的波音367-80

1940年代末,波音就著手研究噴射民航客機的可行性,波音的信心來自於它們在1947年完成B-47轟炸機,掌握了大型噴射機的必要技術儲備;其次是1949年英國哈維蘭彗星型客機首飛,將民航市場推進至噴射客機時代。1950年,波音總裁比爾·艾倫至英國法茵堡航展實際參觀了彗星式飛行表演,也參觀了德·哈維蘭公司製造彗星式客機的工廠,他確定有關於噴射客機的關鍵科技—後掠翼與對應飛控補償機制、吊艙式發動機英語Podded engine技術波音皆已掌握,可以製造出可用的噴射民航機。

然而在1950年,波音以「波音743-60C」方案向各航空公司推銷時,市場反應冷淡,原因是當時當時沒有一家航空公司對成本高昂的噴射客機有信心,況且波音沒有打破過被道格拉斯公司把持的客機市場,道格拉斯的主力商品仍是活塞螺旋槳動力的道格拉斯DC-7。為了打銷市場與客戶的懷疑,波音相信打造一架完整的原型機是必要的。

在1950年代初,波音總裁比爾·艾倫著手研究把KC-97空中加油機進化為噴射加油機的可行性,以解決KC-97速度較慢配合不了噴射轟炸機及飛行高度的限制。後來他想到做一個軍民合兩用的設計,先把飛機賣給空軍,取得資金後把設備轉移在客機的製造上,以減少生產成本和風險。波音研究了波音367型(KC-97公司內編號)改良方案後,最終選擇了367-80概念案,雖然外觀與KC-97幾乎不同,且對外宣布名字為707,但公司內稱為「Dash 80」或「-80」,其內部系統仍大量從KC-97承襲沿用。

不久,在1952年全球首架噴射客機哈維蘭彗星型投入服務後,全球掀起噴射機熱潮,然而很快就因為該客機接連發生空難而降溫。但波音也參與了彗星式空難的事後調查,把握噴射民航機需要謹慎處裡的技術瓶頸,並在波音367-80上作好解決方案。

1952年初,波音公司完成波音367-80初期設計,波音董事會在同年4月同意波音367-80製造經費;11月,在華盛頓州的波音倫頓工廠內開始製造波音367-80,由於大多數都是首次嘗試,飛機幾乎是以全訂製方式製造完成,飛機內也沒有安裝客艙。

1954年5月15日,波音367-80原型機出廠,為增加出場效果,波音把飛機塗成黃棕相間,並獲得註冊號N70700。5月25日,波音367-80進行地面滑行測試時左起落架斷裂,但隨即完成修復。6月美國空軍正式公開招標,尋求噴射加油機的設計提案,道格拉斯公司和洛克希德公司亦都有參與競標,而波音367-80則是波音的王牌,且已大致完成。最終空軍決定採用波音的加油機提案,命名為KC-135。波音公司希望以新的飛機名稱來區別以往的不同,鑑於400-、500-和600-已用在飛彈上,於是決定接下來的噴射機採用700-名稱系列[1],而機身上的編號也決定了之後量產型號的誕生。

1955年道格拉斯公司決定研發DC-8,進軍噴射客機市場。DC-8的機身比波音寬3英吋,航程亦比波音707遠,能執行橫大西洋航線,因此聯合航空最先宣佈購買DC-8而拋棄波音707。當時美國航空總裁建議波音把機艙寬度擴展至與DC-8一樣,就會購買波音的飛機。波音公司一口答應把機艙寬度擴大4英吋,比DC-8還要多出1英寸。於是美國航空決定購買30架波音707[2]

Thumb
史密森尼學會國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館史蒂文·烏德沃爾哈齊中心中展出的波音367-80

波音367-80原型機在經過1,691次飛行共2,350小時後,於1969年被貯存[3]。1972年5月26日,波音把飛機捐贈給美國航空航天博物館,直至1990年被波音收回。波音367-80最後一次飛行是在2003年8月27日,飛往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目前在史密森尼學會國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館史蒂文·烏德沃爾哈齊中心作出展示[4]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