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洋中孫氏古民居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洋中孫氏古民居群,是位於中國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咸村鎮洋中村的一批清代古建築群,2012年入選周寧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1]
整體情況
洋中孫氏古民居群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由孫氏宗祠,長安路58號、59號祖厝,長安路52號、54號、55號、58號和59號里厝,里厝西側的萊園和文昌閣,長安路4巷6號孫氏書院和長安路4巷10號孫氏大厝組成。總占地1.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700平方米,部分建築在中華民國時期由孫正嘉後裔構建。建築內保存有彩繪、石雕、木刻和泥塑等藝術品。[2]
洋中文昌閣
洋中文昌閣始建於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前後經歷兩次重修。建築占地76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門樓、樓閣和內殿等建築構成,樓閣為三檐八角抬梁台式木磚瓦結構攢尖頂,內殿進深三間、面闊五間,穿斗式木構架歇山頂[2]。文昌閣於1983年被周寧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
洋中書院
洋中書院始建於清代晚期,坐東向西,建築面積868平方米,平面呈日字形,以一屋兩翻軒的廳、堂為中心,西面有面積達148平方米的荷花池。池的南北面有檐廊和廂房各四間,池的西面為面闊七間進深三柱的雙層書樓。廳堂東側有天井,天井兩側為廚房,廳堂、書樓均為穿斗式土木結構硬山頂。2016年,周寧縣人民政府將古民居群中的洋中書院再次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