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洛朗·法比尤斯
法国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洛朗·法比尤斯(法語:Laurent Fabius,法語發音:[lɔʁɑ̃ fabjys];1946年8月20日—)法國政治家,曾任法國社會黨第一書記、法國總理(1984-1986)、法國國民議會議長和外交部部長等職務。[1]現任法國憲法委員會主席。
Remove ads
生平
法比尤斯生於巴黎,富有的法國猶太人藝術品經銷商安德烈·法比尤斯之子。和他妻子製片人弗朗索絲·卡斯楚離婚前,他有兩個兒子:托馬斯(b. 1982),執行長,維克多(b. 1983)。法比尤斯完成巴黎政治學院的學業後,成為國務委員會一名審計員。1978年第一次當選為法國國民議員,為濱海塞納省第四選區的社會黨候選人。他很快就進入以往時任法國社會黨第一書記弗朗索瓦·密特朗為領袖的社會黨圈子。
1981年,社會黨第一書記密特朗首次當選法國總統,法比尤斯被提名為預算部長。
1984年,他成為工業部長,其後出任總理,時年37歲,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年輕的總理。他主張一個新的社會主義法國,同時接受市場經濟。
1986年國會選舉,社會黨慘敗,其後他辭職,由右派的雅克·希拉克接任。
1992年-1993年出任法國社會黨第一書記,1993年再因國會選舉社會黨慘敗辭職。
2007年法國總統選舉中,他在社會黨的基層選舉競選社會黨總統候選人,位居第三,僅次於塞戈萊納·羅亞爾和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2007年6月議會選舉他再次當選為國民議會議員。
Remove ads
榮譽
內閣
法比尤斯內閣(1984.7.19 - 1986.3.20)
- 法比尤斯 - 總理
- 克洛德·謝松 (Claude Cheysson) – 對外關係部長
- 洛朗·迪馬 (Roland Dumas) – 歐洲事務部長
- 夏爾·埃爾尼 (Charles Hernu) – 國防部長
- 皮埃爾·若克斯 (Pierre Joxe) – 內政和權力下放部長
- 皮埃爾·貝雷戈瓦 (Pierre Bérégovoy) – 經濟,財政,預算部長
- 埃迪特·克勒松 (Édith Cresson) – 工業調配和對外商貿部長
- 米歇爾·德勒巴爾 (Michel Delebarre) – 勞動,就業和職業培訓部長
- 羅貝爾·巴丹戴爾 (Robert Badinter) – 司法部長
- 讓-皮埃爾·舍韋內芒 (Jean-Pierre Chevènement) – 國家教育部長
- 米歇爾·羅卡爾 – 農業部長
- 於蓋特·布夏爾多 (Huguette Bouchardeau) – 環境部長
- 保羅·吉勒 (Paul Quilès) – 交通,都市計畫和住房部長
- 米歇爾·克雷波 (Michel Crépeau) – 商業,手工業和旅遊部長
- 加斯東·德費爾 (Gaston Defferre) – 規劃和區域規劃部長
- 于貝爾·居里安 (Hubert Curien) – 研究和技術部長
- 喬齊那·杜弗瓦 (Georgina Dufoix) – 社會事務和民族團結部長
- 閣員變動
- 1984年12月7日 - 洛朗·迪馬繼任對外關係部長.歐洲事務部長職位取消. 雅克·朗進入內閣任文化部長. 社會事務和民族團結部取消.喬齊那·杜弗瓦 (Georgina Dufoix)離開內閣
- 1985年4月4日 - 亨利·納萊繼任農業部長.
- 1985年5月21日 - 1985年11月15日 埃德加·皮薩尼(Edgard Pisani)任命為負責新喀里多尼亞部長
- 1985年9月20日 - 保羅·吉勒繼任國防部長。 讓·奧魯(Jean Auroux)繼任交通,都市計畫和住房部長.
- 1986年2月19日 - 米歇爾·克雷波繼任司法部長. 讓-馬里·博凱爾(Jean-Marie Bockel)繼任 商業,手工業和旅遊部長.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