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洪文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洪文衡(1560年—1621年),字平叔[1],一字平仲,字桂渚,南直隸徽州府歙縣桂林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萬曆十年(1582年)壬午科應天府鄉試舉人,十七年登己丑科進士[2]。都察院觀政,九月告病歸。二十年授戶部主事,二十一年調禮部,二十二年遷吏部考功司主事,引疾歸。二十七年三月起補南京工部主事,二十九年升員外郎,三十年升屯田司郎中,三十五年六月升光祿寺少卿,三十八年三月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四十年四月充正使,冊封荊府,八月升大理寺右少卿,四十一年丁母憂。四十八年補原職,天啓元年六月升左少卿,七月進太常寺卿、管少卿事,十月四日卒於京,得年六十二,贈工部右侍郎,賜祭葬,廕孫洪茂為國子生。
座右銘: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好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家族
曾祖洪道相。祖父洪福;父洪豪,俱贈太常寺卿,建坊桂林,書曰「三代奉常」。
五子:程氏生洪嗣成、洪嗣彥;汪氏生洪嗣廉、洪嗣憲,字子繇、洪嗣台。孫中悅、中愫、中恪,曾孫正治、敏治。文衡女婿吳尚選,南京總督糧儲戶部侍郎吳中明之子。
參考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