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離散
民族社群的分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離散(英語:diaspora,源自古希臘語:διασπορά),現代意義的離散指的是移居各地異鄉的少數族裔,雖在移居國內定居活動,但仍與地理上的故土維持著強烈的情感和物質聯繫[1][2]。
西方離散(英語:diaspora)一詞典型上專指猶太人大離散,20世紀中葉的離散研究,意義擴展至其他族群,甚至包含外來移民、移工及流亡者社群。[1][3]
離散,是具有共同民族認同的人口群體由於游牧文化的入侵諸原因導致的遷徙。離散與難民的出現密切相關。儘管如此,難民可能會或不會最終定居在新的地方,而離散一詞指的是長期流離失所與集體搬遷。
語源及定義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25年10月26日) |
威廉·薩夫蘭總結了「現代離散族群」具有六項特徵[3][4]:
- 以故土為中心,遷居兩個以上的地區
- 保持對故土的記憶、想像或迷思
- 不認為自己會受移入國完全接納
- 深信有朝一日返回故土
- 渴望獻身故土的復興
- 意識中仍與故土有深層或身分認同上的聯繫
歐洲歷史上的離散
在古代,來自巴爾幹和小亞細亞的希臘部落商貿與殖民活動促使了希臘人的散居,他們在西西里、南義大利、利比亞北部、西班牙東部、法國南部、黑海海岸等地成立了希臘城邦。希臘人成立了超過400個殖民地。
非洲歷史上的離散

由於16世紀開始的黑奴貿易,導致大量非洲黑人散居世界各地。
亞洲歷史上的離散
羅馬帝國的猶太人大起義失敗後,猶太人大量逃離巴勒斯坦家園,離散世界各地。
阿拉伯帝國大幅擴張版圖後,大量阿拉伯人離開荒涼貧瘠的阿拉伯半島,離散到地中海東岸、南岸以及美索不達米亞、南歐的伊比利亞、東非的努比亞和尚吉巴等地定居。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