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流浮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流浮山(英語:Lau Fau Shan)位於香港元朗區西北部,位於廈村以北,天水圍西北(兩區相隔著天影路),屯門區稔灣及曾咀東北(以青大石澗為兩區分界[1]),靠近后海灣,以盛產海鮮聞名,但後來主要代表其西面數條鄉村較旺盛的地方,廣義上亦包含輞井村、輞井圍、沙橋村、尖鼻咀、雞伯嶺[2]、 鰲磡石 ,及上下白泥一帶範圍。[3]


漁業
流浮山以其出產的海鮮聞名,尤其是蠔。因為該處位於后海灣畔,臨近珠江口,有淡水流入,所以適合養蠔。只可惜1970年代流浮山屢受共產黨武裝炮艇侵擾及擄人,加上珠江三角洲水質污染日趨嚴重,鄉村人口遞減和隨著天水圍新市鎮不斷發展,流浮山的漁業,尤其是蠔產量已大不如前,及至1980年代蠔業始起死回生。然而該處仍有不少海鮮酒家,每逢假日均有不少旅行團專程前往品嚐。
但近年不少貨櫃場開設於流浮山道兩旁,使得交通不時擠塞,也喪失其鄉村風味。
地理及歷史
流浮山南面可經流浮山道前往天水圍、廈村、洪水橋及屏山等地。沿后海灣岸邊的深灣路,向東北面可前往尖鼻咀,向西南面可前往沙江天后廟、上下白泥,再連接稔灣路、龍鼓灘路可到屯門區,但因為新界西北堆填區設在大水坑河一帶,香港政府於1991年按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刊憲,永久封閉稔灣路其中一段(新界西堆填區的入口設有大閘阻隔),因此市民無法利用稔灣路往來屯門至元朗。
由於接近邊境關係,流浮山曾於1960年代多次受華界海盜及武裝分子侵擾,其中1970年更曾發生三名蠔民遭華界人員殺害的流浮山慘案。
景點
流浮山尚有一座已棄用的前流浮山警署。該建築物位於流浮山山東街1號,於1962年啟用,但於2002年流浮山警署與天水圍警署合併後停用。警署範圍內有停車位,建築物外牆以藍白色為主調,天台設有作反偷渡之用的瞭望台,署內設有報案室、會議室及羈留室等。元朗區議會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開發警署為旅遊點,以吸引遊客前往流浮山。但到2018年發展局公布活化成香港導盲犬學苑,由香港導盲犬協會有限公司營運,會設展覽和導賞介紹警署歷史、建築特色及流浮山的蠔業與漁業發展[4]。
由於位於新界西面的岸邊,不少遊人和攝影發燒友會前往該處和鄰近的下白泥拍日落。
流行文化
一些影視作品曾在流浮山取景,包括:
氣候
Remove ads
交通
區議會議席分佈
由於流浮山人口稀少,所以往往跟鄰近的廈村劃為同一個選區。
註:以上主要範圍尚有其他細微調整,請參閱有關區議會選舉選區分界地圖。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