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濟源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直辖的县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济源市
Remove ads

ㄐㄧˇ源市,為中國河南省下轄的一個省直轄縣級市,也是河南省唯一的省直轄縣級行政區。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支持建設的全國首個全域產城融合示範區。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為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地廳級派出機構[2],與中共濟源市委、濟源市人民政府合署辦公

快速預覽 濟源市, 國家 ...

濟源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黃河北岸,與山西省接壤。濟源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濟源縣。1975年至1977年設立地級行政區濟源工區」。1988年撤縣設市,1997年實行省直轄,直轄前由焦作市代管。全市轄域總面積1,965平方公里[3],常住總人口72.73萬人。濟源為焦柳鐵路線上一座重要的能源工業城市,市人民政府駐沁園街道

Remove ads

歷史

商代為亞方,周初為單國(又作檀國)。後為軹縣沁水縣隋代設置濟源縣,得名於此地是中國古代四大水系之一的濟水發源地。現有始建於唐代用於祭水的宮觀濟瀆廟,是河南省現存年代最久的古建築。還有傳說為愚公家鄉的王屋山也在境內。元太宗六年(1234年),改濟源縣為原州。元太宗七年(1235年),原州廢,復為濟源縣。

1986年1月,新鄉地區撤銷,濟源縣劃歸焦作市管轄,成為焦作的七縣四區之一。1988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濟源縣,建立濟源市(縣級市)[4]。1988年10月1日,濟源各單位正式開始以濟源市的名義辦公。

1997年1月1日起改為省直管體制[5]四大班子主要領導按副地廳級幹部高配,由省委管理;副職及享受副縣級待遇的幹部由河南省委組織部管理。濟源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包括綜合計劃部門和業務管理部門的計劃)實行全面單列,由省直接管理。在濟源市轄區內由焦作市管理的濟源鋼鐵廠、濟源煤礦、地方鐵路公司三家地方國有企業,整體移交給濟源市管理。引沁灌區廣利灌區由焦作市統一管理。濟源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局行使部分中級人民法院、地級市檢察院、地級市公安機關職權,其餘職權由省高法、省高檢行使。

2001年濟源市正副鄉科級領導幹部高配為副縣級、正科級。2005年,濟源市升格省轄市,非地級市。2008年7月15日,省委對濟源四大班子按照省轄市領導班子職級高配。但是按照規定,副廳級以上的機構設置批准權限在中央,濟源在國家行政區劃層面一直是縣級市,機構設置沒有經過中央批准,幹部配備也沒有法定政策依據。

2016年10月11日,十八屆中央第十一巡視組向河南省委反饋巡視「回頭看」情況,指出「上次巡視檢查指出未經國務院批准擅自按省轄市規格配備濟源市領導幹部的問題後沒有整改到位」的問題[6]。2019年8月31日成立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具有濟源市委、市政府的全部管理權限,對全域範圍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行使管理、監督、協調和服務職能,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市委、市政府不單獨運作。機構設置:

  • 中國共產黨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工作委員會:部分常委為正處級。
  • 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管理委員會(河南省人民政府派出機構):部分副市長為正處級。
  •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工作委員會[7]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工作委員會:政協工委主任、常務副主任為副廳級,其他副主任為正處級。[8]
Remove ads

地理

濟源地處黃河北岸,太行山的南麓,地形以丘陵為主。全市年平均氣溫14.5℃,降水量567毫米。農業主產小麥山楂蘋果等,特產李子

更多資訊 濟源(1981 − 2010年), 月份 ...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轄5街道、11[10]

沁園街道、​濟水街道、​北海街道、​天壇街道、​玉泉街道、​克井鎮、​五龍口鎮、​軹城鎮、​承留鎮、​邵原鎮、​坡頭鎮、​梨林鎮、​大峪鎮、​思禮鎮、​王屋鎮和​下冶鎮

人口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727,265人[11]。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675,75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51,508人,增長7.62%,年平均增長率為0.74%。其中,男性人口為368,766人,占總人口的50.71%;女性人口為358,499人,占總人口的49.2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2.86。0-14歲的人口為141,624人,占總人口的19.47%;15-59歲的人口為449,915人,占總人口的61.86%;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35,726人,占總人口的18.66%,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94,496人,占總人口的12.99%。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90,682人,占總人口的67.47%;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36,583人,占總人口的32.53%。

經濟

工業有電力機械冶金紡織電子等門類。

2009年,濟源經濟總量位居河南省各縣(市)的第七位GDP總量274.55億元(折合40.19億美元),人均GDP為42,181元(合6,175美元)[12]

其中電力工業是整個城市的經濟支柱,建有黃河上最大規模的水電站——小浪底水利樞紐和河南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華能沁北電廠。濟源鋼鐵是河南省重要的鋼鐵企業,豫光金鉛是世界最大的冶煉企業,中國最大的白銀生產企業。富士康(鴻海)科技集團於2012年起於虎嶺工業區設有工廠。力帆集團2014年於高新區建設了新能源電動車項目。

文化和旅遊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人

特產

濟源冬凌草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