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浪子回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浪子回家》(法語:Le retour de l'enfant prodigue)是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的一部短篇小說,寫於1907年

該書是基於新約聖經路加福音》第15章中浪子回頭的比喻。故事開始於浪子回家,不是因為懊悔,而是因為飢餓、貧窮,並因未能實現目標而沮喪。他與父親,母親和哥哥進行對話。在紀德的版本中,浪子還有一個弟弟,也快要離開家了。歸來的浪子答應他,等他情況變好以後也來找他[1]

這個故事借鑑了紀德自己的生活經歷,以及他與新教家庭教育之間的掙扎。用華萊士·福利(Wallace Fowlie)的話說,「紀德一直在問一個問題,律法是否適合所有人。」[2]

這個故事被改編成舞台劇,在巴黎上演,其音樂由亨利·索格於1933年撰寫。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