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浪洋寺摩崖造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浪洋寺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快速預覽 浪洋寺摩崖造像, 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浪洋寺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馬渡鄉石淋社區浪洋寺,造像分佈在面積83.64平方米,大青石四壁,現有23龕145尊。該造像建於唐咸通十二年(871年〉,盛於宋。碑文題記年代宋雍熙四年、威逼十二年。碑文題記是研究宋代書法藝術不可多得的史跡。其中二號龕具有代表性,方形龕,長2.9米,寬2.2米,深1.1米,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主尊善跏趺坐須彌座之上,高1.5米,肩寬0.4米,人物均有背光。該造像藝術性具特色。是研究我國古代政治、歷史、文化藝術的珍貴資料。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1][2]

浪洋寺本身建於唐貞觀年間,原名豐饒寺,宋雍熙四年(987年)重建,更名大慈寺,明弘治九年(1496年)改名為浪洋寺。1933年10月,紅四方面軍發動宣達戰役,與川軍劉存厚部23軍交戰,川軍因恐紅軍用此寺作為掩護隱蔽之處,因此將浪洋寺燒毀。僅留下石窟。[3]

Remove ads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