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華沙冰川

位于格陵兰岛的冰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华沙冰川map
Remove ads

海華沙冰川格陵蘭島西北部的冰川,靠近因格菲地英語Inglefield Land[1][2]它於1922年由勞格·科赫英語Lauge Koch繪製,他注意到冰川舌延伸到阿利達湖(靠近福克峽灣英語Foulk Fjord)。[3]2018年,由於在該地區冰蓋表面下發現了一個撞擊坑,海華沙冰川引起了人們的注意。[4]1952年的一份出版物指出,海華沙冰川自1920年以來一直在退縮。[5]

快速預覽 海華沙冰川, 座標 ...

可能的撞擊構造

Thumb
海華沙火山口區域的兩個視圖 - 一個被格陵蘭冰蓋覆蓋,另一個顯示冰蓋下方岩石的地形,包括撞擊坑
快速預覽 撞擊坑/結構, 信心 ...

2018年11月,一項研究顯示,在希瓦塔冰川地區的格陵蘭島冰原下存在一個大型(31公里 [19英里])的圓形凹陷,最高可達冰面以下一千米。[6]它還沒有被測定,其發現者只能肯定地說,該結構比該地區19.85至17.40億年的古近代基岩要年輕。一些證據表明,如果它與撞擊有關,它是在300萬年前格陵蘭島被冰層覆蓋後形成的。關於這一發現的新聞報道包括推測它可能只有12,000年;[7] [8]這些斷言是基於新仙女木事件的撞擊假說。從海華沙冰川頂端的冰面上直接回收的大小約為2厘米(0.79英寸)的木炭碎,其中的冰川沖刷物英語Outwash plain被解釋為撞擊融化物或受衝擊的變質岩,這些碎片的距今的年齡大於43,500年。這一結果被解釋為「熱降解」的影響;真實年齡估計為三百萬到兩百四十萬年。[9]

根據撞擊物理學家馬克·博斯勞英語Mark Boslough為《懷疑探索者雜誌英語Skeptical Inquirer》撰寫的文章,科學記者保羅·沃森發布的第一批關於撞擊的報道集中在這是一個年輕的隕石坑,據博斯勞稱,它「這為接下來幾乎所有的媒體報道定了基調」。博斯勞推測,一旦對隕石坑進行鑽探和研究,「它將被證明是更古老的」。並且這個重要的發現「由於與一個廣為流傳的假說和沒有通過同行評審的猜測有關而受到影響」。[10]

根據對底層岩石結晶性質的解釋,以及對從撞擊坑沖刷出來的沉積物的化學分析,人們認為撞擊物是一顆金屬小行星,直徑約為1.5公里(0.9英里) 。大約20立方公里(4.8立方英里)的岩石會被蒸發或熔化。這樣的撞擊會使流入撞擊坑的冰塊在撞擊後的一個尚未確定的時期內繼續融化。如果該隕石坑的撞擊源得到確認,它將成為地球上已知的25個最大的撞擊坑之一。[6]

無論其確切年齡如何,根據海華沙撞擊坑的大小,這次撞擊很可能對北半球乃至全球的環境產生了重大影響。[6]

美國宇航局的一位冰川學家於2019年2月在格陵蘭島西北部發現了可能被埋在冰下的第二個撞擊坑。雖然在格陵蘭島西北部新發現的撞擊點相距僅183公里,但目前看來它們並不是同時形成的。如果寬度超過35公里的第二個撞擊坑最終被確認是隕石撞擊的結果,它將成為地球上發現的第22大撞擊坑。[11]

Remove ads

約克角隕石

Thumb
哥本哈根大學地質博物館英語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Geological Museum外的Agpalilik隕石

在撞擊坑被發現之前,因紐特人已經在該地區發現了鐵隕石。 1957年,一位美國測量員發現了一塊48公斤(106磅)的隕石,1963年,Vagn F. Buchwald在格陵蘭西北部Thule區的Agpalilik半島Moltke冰川附近的冰原島峰上發現了20噸重的Agpalilik隕石(約克角隕石的碎片)。[12] [13]

有人認為,約克角隕石是造成海華沙撞擊坑的主要物體的一部分。對海華沙撞擊的年齡的估計(仍在研究中)以及其他指標表明,該隕石坑可能與新仙女木撞擊假說有關。然而,在確定撞擊年齡之前,海華沙撞擊與新仙女木事件之間的聯繫仍然是一種建議。[14]然而,如果正確的話,它的相關噴射物會散布到智利南部英語Zona Sur皮勞科巴霍英語Pilauco Bajo[15]確定海華沙撞擊坑的日期,需要在撞擊坑上方的冰蓋中鑽探將近1 km(3,300英尺),以獲取可測定日期的、凝固的撞擊熔體樣本。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