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南書帶蕨
凤尾蕨科书带蕨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海南書帶蕨,是書帶蕨屬的一個物種,分布於中國海南省(三亞、白沙、陵水、儋縣、樂東)、雲南省(河口)及越南北部[1]。台灣台北市低海拔山區亦有海南書帶蕨孢子體聚落。後經比對孢子體形態及DNA序列,確認為新種異葉書帶蕨[2]。
海南書帶蕨最早由丹麥植物學家卡爾·克里斯滕森(Carl Frederik Albert Christensen)發現,中國植物學家秦仁昌發表於國立中央研究院自然歷史博物館叢刊(Sinensia),並依二名法命名為Vittaria hainanensis C. Chr. ex Ching[3][4]。其種加詞「hainanensis」意為「海南的」。艾德蒙·克蘭(Edmund H. Crane)於1997年發表了書帶蕨科的分屬修訂,將原本的書帶蕨屬(Vittaria)分為三屬,除Vittaria屬外,另有Haplopteris屬和Radiovittaria屬,海南書帶蕨也因此由Vittaria屬被移至Haplopteris屬[5],並被重新訂名為Haplopteris hainanensis (C. Chr. ex Ching) E.H. Crane[5][6]。高卉、劉保東與張憲春指出,在艾德蒙·克蘭新劃分的三屬中,中國僅有Haplopteris屬的植物,並將Haplopteris屬稱為書帶蕨屬[7]。在2016年的蕨類植物系統分類(PPG)中,海南書帶蕨所屬的書帶蕨科(Vittariaceae)被合併至鳳尾蕨科(Pteridaceae)中[8]。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