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南閃鱗蛇

闪鳞蛇科闪鳞蛇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海南閃鱗蛇(學名:Xenopeltis hainanensis)是閃鱗蛇科的一種。其種加詞hainanensis」意為「海南的」。

快速預覽 海南閃鱗蛇,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外部特徵

體長約60—80厘米,尾巴很短。背面為藍色,在陽光下有強烈的金屬光澤。兩側最下3行背鱗間有1~2條斷續白縱紋,最下一行背鱗灰白色,腹面白色,其餘都為藍褐色。尾巴比閃鱗蛇的尾巴要短得多,差別就在這。

生物學

棲息於海拔較低的地方。性謹慎隱蔽,晝伏夜出,白天很難見到其蹤影.海南閃鱗蛇捕食蚯蚓,蛙類以及蛇類。

亞種

曾有兩個亞種,現已取消:

  • 海南閃鱗蛇普通種,僅分布於海南
  • 海南閃鱗蛇大陸種,分布則較廣,遍及中國南部。

現狀

本種常在人類住處的後院出現,又有金屬光澤,容易被發現,且因為反光常被誤認為是毒蛇而大量捕殺。

保護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