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林納
芬兰坎塔海梅区的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門林納(芬蘭語:Hämeenlinna,瑞典語:Tavastehus)是一座以「城市」為稱號的市鎮,居民數量大約為68,000。位於芬蘭南部海梅歷史省份的中心地帶。它是芬蘭內陸最古老的城市,並持續到19世紀是最重要的芬蘭城市之一。現今它依然保持區域中心的地位。
海門林納 Hämeenlinna(芬蘭文) Tavastehus(瑞典文) | |
---|---|
城市 | |
![]() 海門林納市中心鳥瞰圖 | |
![]() 海門林納在芬蘭的位置 | |
座標:60°59′40″N 24°28′00″E | |
國家 | 芬蘭 |
行政區 | 坎塔海梅區 |
次區 | 海門林納次區 |
城市權 | 1639年 |
政府 | |
• 市經理 | 蒂莫·凱納卡拉(Timo Kenakkala) |
面積[1] | |
• 總計 | 2,031.57 平方公里(784.39 平方英里) |
• 陸地 | 1,785.35 平方公里(689.33 平方英里) |
• 水域 | 246.22 平方公里(95.07 平方英里) |
人口(2021年6月)[2] | |
• 總計 | 67,959人 |
• 密度 | 33.5人/平方公里(86.6人/平方英里) |
網站 | www |
海門林納是芬蘭著名音樂家尚·西貝流士的誕生地。現今它屬於坎塔海梅區,在2010年之前是原南芬蘭省的省府。附近的城市有首都赫爾辛基(98公里)、坦佩雷(73公里)和拉赫蒂(72公里)。
城市的名字源自坐落在該市的中世紀建築海梅城堡。
2009年1月1日,臨近的豪霍、卡爾沃拉、蘭米、倫科和圖洛斯等市鎮併入海門林納市。
歷史

自維京時代起,在瓦納亞韋西湖畔現在城市所處的位置上有一個叫瓦納亞的定居點。海梅城堡始建於13世紀後期,用以加強瑞典勢力在中部芬蘭的防守。城堡旁邊則建立了一個村莊來給城堡里的居民提供服務和貨物。
1639年這個村莊獲得了城市的地位,不久之後瑞典國王把城市向南遷移了一公里至現今在小山上的位置。
該市也以其學校和學院著稱,很多知名的芬蘭人都曾在此求學過。學校、政府部門和軍隊在城市的歷史上發揮過重要影響。
1862年芬蘭的第一條鐵路在海門林納和赫爾辛基之間開通。現今還在使用的海門林納火車站是在1921年建造的。
著名人物

作曲家尚·西貝流士出生並成長在海門林納。1885年他從海門林納高中畢業。
詩人埃諾·雷諾及芬蘭第七任總統尤霍·庫斯蒂·巴錫基維也是從海門林納高中畢業的。
友好城市
體育
- 職業冰球俱樂部:HPK
- 足球俱樂部:海門林納FC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