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渦噴-7引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渦噴-7引擎(WP-7)是中國的一種渦輪噴射發動機,仿製自由蘇聯引進的R-11引擎

快速預覽 渦噴-7 WP-7, 類型 ...

發展歷史

1961年3月30日,中蘇雙方在莫斯科簽訂合同,蘇聯頒發MiG-21F-13戰鬥機R-11F-300渦輪噴射發動機K-13空對空飛彈的生產許可證給中國政府。1962年,蘇聯向中國提供了R-11引擎的技術資料和樣品。瀋陽黎明引擎製造廠於1964年開始進行R-11F引擎的仿製,首台引擎於1965年10月組裝完畢並開始試車,1966年12月通過技術鑑定,命名為「渦噴-7」,並開始批量生產,裝用於國產的殲-7戰鬥機。但初期由於材料質量原因,中國仿製的渦噴-7引擎的性能一直無法達到蘇聯原裝R-11F-300的水平[1]

到1960年代中期,由於殲-8戰鬥機的研製計畫已經啟動,需要一種比渦噴-7擁有更大推力的引擎。當時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專家容科提出,通過提高渦輪前溫度增大引擎推力,為解決渦輪葉片的耐高溫問題,其最佳途徑就是將當時的渦輪實心葉片改為空心葉片,用強制冷卻提高葉片耐高溫性能。1966年9月,中國研製成功鑄造空心葉片,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掌握空心鑄造葉片技術的國家。1966年試製出第一台裝用空心葉片的渦噴-7甲引擎(WP-7A),渦噴-7甲引擎加力推力相比原有的渦噴-7提高了11%,耗油率降低14%。

為滿足殲7改型的需要,瀋陽航空引擎研究所和黎明機械公司於1965年聯合在渦噴-7甲的基礎上改型發展渦噴-7乙。此後,又陸續研製出延壽改型渦噴-7乙B渦噴-7乙III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