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深圳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Remove ads

深圳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成立於2019年,前身為深圳大學物理與能源學院(成立於2006年),深圳大學光電工程學院[1](成立於2007年)和深圳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於2006年)的光電相關部分。

快速預覽 深圳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地址 ...

此外,深圳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是深圳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的牽頭建設單位。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原物理與能源學院

  • 1985年,深圳大學應用物理系成立。
  • 1997年,應用物理系納入理學院管理[2]
  • 2006年,原理學院應用物理系、核技術應用研究所和原師範學院物理教育系物理學專業重新組建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3]
  • 2011年,獲批核技術本科專業[4]
  • 2015年,12月,學院更名為物理與能源學院[5]
  • 2018年,6月,應用物理學本科專業停止招生。

原光電工程學院

  • 1999年,9月,中國工程院院士牛憨笨帶領科研團隊組建深圳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6][1]
  • 2003年,11月,光電子器件與系統實驗室被批准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2006年,1月,深圳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並成功申報光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7]
  • 2007年,深圳大學在光電子學研究所基礎上創立光電工程學院[8]
  • 2012年,光學工程學科獲評「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9]
  • 2013年,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等2個本科專業率先進入廣東省一本招生[10]
  • 2014年,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所有方向調入光電工程學院[11]
  • 2015年,光學工程學科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12]
  • 2017年,第四輪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光學工程學科獲評B+,並列排名全國第九。
  • 2018年,光源與照明專業移交至深圳技術大學,成為該校新材料與新能源學院的啟動資源[13]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2019年,1月,整合光電工程學院(除二維材料光電科技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納米光子學研究中心外)、物理與能源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光電相關部分)組建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14];11月,物理學成為深圳大學第七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15]
  • 2020年,9月,與中核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中國核能與安全高等研究院[16]
  • 2021年,6月,新增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卓越班招生,實行本研一體化培養[17];10月,獲批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電子信息專業學位博士點、能源動力專業學位碩士點[18][19]
  • 2022年,6月,新增物理學卓越班招生[20]。第五輪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光學工程學科獲評B+。
  • 2023年,11月,獲批設立物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1]
  • 2024年,8月,由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牽頭建設的未來技術學院開始招生,是廣東省教育廳批准成立的首家廣東省級未來技術學院[22];9月,獲批核科學與技術學術學位碩士點。
  • 2025年,4月,獲批智能感知工程本科專業[23]
Remove ads

管理團隊

更多資訊 管理團隊 ...

專業設置

Thumb
原深圳大學光電工程學院院徽
更多資訊 學系, 本科專業 ...

知名學者

  • 牛憨笨: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光電工程學院創院院長[1]
  • 於起峰: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智能光測圖像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24]
  • 李景鎮:深圳大學光電子技術專業創辦者之一,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獲得者[25]
  • 王義平:深圳大學講席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6]
  • 屈軍樂:深圳大學光電工程學院原院長、講席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7]
  • 李朝紅:深圳大學講席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劉麗煒:深圳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組織機構

教學機構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系
  • 物理系
  • 測控技術與儀器系
  • 核科學與技術系
  • 基礎物理部
  • 物理光電實驗教學中心
  • 創新部

科研機構

  • 核技術應用研究所
  • 薄膜物理與應用研究所
  • 計算凝聚態物理研究所
  • 深圳大學呼氣試驗技術研究所
  • 深圳大學-中國科學院電漿體物理研究所聯合實驗室
  • 深圳市傳感器技術重點實驗室
  • 深圳市高純鍺重點實驗室
  • 國家能源核電運營及壽命管理技術研發中心/核電運營安全技術聯合實驗室
  • 深圳大學-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先進核能技術聯合實驗室
  • 深圳光纖傳感網技術工程實驗室
  • 光電子器件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光電子器件與系統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光纖傳感技術粵港聯合研究中心
  • 廣東省普通高校國際暨港澳台合作創新平台
  • 深圳市雷射工程重點實驗室
  • 深圳市生物醫學光學微納檢測與成像重點實驗室
  • 深圳市物聯網光子器件與傳感系統重點實驗室
  • 深圳市光學材料飛秒雷射製備技術工程實驗室
  • 深圳市LED熱管理與故障分析評估中心
  • 深圳市微納光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