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清涼寺 (常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清涼寺位於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清涼路14號,原常州府城南德安門外德安街、鄰近京杭大運河,現任方丈為松純和尚。該廟宇建築群坐西朝東,中軸線上分別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遺址、大悲閣、海鏡堂和藏經樓,藏經樓南北有禪堂和法堂,主體建築已於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陸續修復,其他建築則正在修復中,現為免費開放[1][2]。
該寺歷史源自北宋樞密副使胡宿於治平元年(1064年)請額在德安門外三里建造的報恩感慈禪院(簡稱報恩寺),元祐三年(1088年)改為守護胡氏先祖墳墓的墳寺,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常州郡守李迪在寺內創建祀胡宿的胡文恭公祠。元末寺毀,明永樂元年(1403年)移建於今址,景泰五年(1454年)禮部尚書胡瀅奏請將其易名為端明寺,明正統、嘉靖、清康熙時多次重修,後毀於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天國戰火。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三十年(1904年)由靜波禪師主持重建並復名清涼寺,復建得到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旨准,故又名敕建清涼禪寺,又因逢慈禧太后壽辰,故山門上刻以「萬壽無疆」4個大字和「護國」、「佑民」等10排小字。建築在近代曾用作難民庇護所及國共兩黨駐兵地,1958年後被工廠、學校占用並遭到損毀,1984年恢復佛寺用途[3]。
舊時逢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得道日」和六月十九日「觀音生日」時在此舉行盛大廟會,六月十九日另在德安橋上舉行對山歌活動[3]。
Remove ads
圖集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