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渡江書十五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渡江書十五音》約為清朝康熙康熙字典(1716年)制定之後所編撰的閩南語韻書。音韻上初步判定以廈門音為主,再加之一些漳州市長泰縣長泰音為輔。作者不詳。本書主要是保留了200多年前廈門話的語音系統結構及一些常用詞匯。從此書可比較出現在、及200多年前的廈門話音韻系統的變遷沿革。[1]

快速預覽 渡江書十五音, 作者 ...
快速預覽 漢字, 白話字 ...

內容

全書體例:字祖30字(韻母文讀代表首字)、附音13字、十五音、四聲(七調)。書中舉例每個韻部有7個韻母,全部有43個韻部,共有301個韻母(7乘43)。[1]

  • 字祖30字:君堅今歸嘉、干公乖經官、姑嬌雞恭高、皆根姜甘瓜、江兼交迦魁、他朱鎗幾鳩。
  • 附音13字:箋官拈灘插、病貓笡雅吾、音麼扛。
  • 十五音歌:柳邊求去治、波他曾入時、英門語出喜。
  • 四聲(七調):平上去入(上平,下平,上上,上去,下去,上入,下入);君上平聲、滾上上聲、棍上去聲、骨上入聲、群下平聲、郡下去聲、滑下入聲。

註釋

參閲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