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溫思羅普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溫思羅普隕石坑(Winthrop)是月球正面位於風暴洋南部的一座小撞擊坑殘跡,其名稱取自十八世紀美國天文學家約翰·溫思羅普(John Winthrop,1714年-1779年),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坐落在勒特羅納環形山的西端坑壁上,往西毗鄰漢斯廷隕石坑、北面靠近佛蘭斯蒂德隕石坑、舍勒隕石坑和維希曼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北偏東、東南偏南橫亙了伽桑狄環形山、而比伊隕石坑則坐落在它的西側。溫思羅普隕石坑的東北偏北縱貫著一道南北走向的皺嶺-魯比山脊[1]。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10.76°S 44.46°W,直徑17.3公里[2],深度380米[3]。
溫思羅普隕石坑外觀接近圓形,表面已完全被熔岩淹沒,只有一圈狹窄的壁頂升出在月球表面。環坑壁布滿許多裂口,其中東側一處寬大的裂口直接將它與勒特羅納環形山的坑底連成一體。溫思羅普隕石坑南北二側分別連接著由勒特羅納環形山殘壁所組成的巨大山脊。該隕坑已被玄武岩熔岩淹沒,平坦的地表上散布有一些細小的撞擊坑。
該隕坑在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更名前,曾被稱為衛星坑"勒特羅納 P"(所謂的"衛星坑標記法":以所靠近的主坑名+字母來命名)。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