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滿洲靈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满洲灵庙map
Remove ads

滿洲靈廟是一座位於滿洲國奉天市日蓮宗寺廟。它的建設始於1934年(康德元年)[1],完成於1938年(康德5年)[2][1][3],祭祀為滿洲國服務而戰死或病死的人。[4][5]當時的地址為奉天市八幡町6丁目[4],現地址為瀋陽市皇姑區岐山中路11號[6]

快速預覽 滿洲靈廟, 基本資訊 ...
快速預覽 日式仿唐建築, 瀋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

至1938年,建成的建築有日光殿(東殿)與日本僧堂。[3][2]日本戰敗後,該寺廟輾轉被多個單位使用,現存建築為東殿[2],現在所在場地被出租使用,保護狀況較差[7]

Remove ads

歷史

1932年,日本關東軍控制了滿洲地區,以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為國家元首,建立了滿洲國

1933年,前日本陸軍軍官、日蓮宗僧人西岡大元發起倡議建設一座寺院,以彰顯東亞精神運動。[4]該提議獲得滿洲國政府支持[8],獲得政府撥給的土地約6萬平方米[4],以及一些來自於附近陵墓的建築材料[9]。滿洲靈廟奉贊會於奉天建立,在日本大阪設有分會。[5]奉贊會的主要成員有滿洲國重要人物鄭孝胥張景惠謝介石和日本陸軍中將楠山又助(濱面又助日語浜面又助)、小磯國昭、海軍中將小林省三郎日語小林省三郎以及西岡大元。[5]大阪分會曾經在日本發售明信片以募集資金。[10]

1934年9月,西岡大元主持動工儀式。[1]至1938年12月,靈廟日光殿(東殿)與日本僧堂落成。[3]

1945年日本戰敗,原本有計劃建筑西大殿,當時僅完成地基。[6]日本人撤離,寺廟空置。此後幾年間寺廟建築輾轉被福利院、瀋陽孤兒小學、讀書會和道德會、民德小學等單位使用。[2]

1950年,中國共產黨瀋陽市皇姑區區委曾在此地辦公。5月底,區委遷出,改為民盟東北總支部。民盟遷入後,將大殿作為禮堂使用,地下室作為伙房。原僧堂作為辦公室。[2]

1954年,東北大區黨政機構撤銷,民盟東北總支部也隨之解散。此地交由民盟遼寧省委員會管理。同年,民盟與遼寧省公安廳對換,遼寧省公安廳接收此地。[2]

1984年起,此地為遼寧省公安廳的老幹部活動中心所有。2007年,老幹部活動中心搬出,此地作為倉庫閒置幾年後,出租給他人使用。[7]

Remove ads

建築

依據日本日蓮宗文獻記載,建築風格融合了日本、滿蒙的風格[4],但實際上非常接近當地的寺廟建築風格,日本風格並不明顯[6]

現存大殿高約20米[11],原本為金黃色琉璃瓦頂,現已改為翠綠色。大殿底座長30米,寬23米,漢白玉欄杆,殿身周圍有22根大紅漆柱。殿內北角有樓梯通往地下室,地下室高約3米,有多個小隔間。僧堂有房間59間。[2]

供奉人物

滿洲靈廟供奉為滿洲國而戰死或病死的人物[5],包括日本人[5]和中國人[6],大多並非名人[6]

當時在春秋兩季會有學生被組織到寺廟參加祭祀活動。[7]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