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演藝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演藝船》(Show Boat),又譯《畫舫璇宮》,是一部美國音樂劇,由傑羅姆·科恩作曲,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作詞,改編自埃德娜·費伯1926年的同名暢銷小說。音樂劇講述了從1887年到1927年密西西比河演藝船棉花號(Cotton Blossom)上的表演者、工作人員和碼頭工人的生活,主題為種族偏見和愛情。
這部音樂劇於1927年由小弗洛倫茨·齊格菲爾德製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之前沒有內涵的輕歌劇、滑稽劇區別開來[1]。它上演後頗受好評,多次重排,但早期並未獲獎,直到20世紀末才獲得東尼獎最佳重排音樂劇獎(1995年)和勞倫斯·奧利弗獎最佳重排音樂劇獎(1991年)。[2]
Remove ads
背景
埃德娜·費伯的小說發表後,傑羅姆·科恩很欣賞它,希望將其改編成音樂劇,並於1926年10月晚上請評論家亞歷山大·伍爾科特將他介紹給了費伯。[3]
費伯一開始對改編的想法表示不解。在科恩向他保證他不將其改編為20年代典型的輕浮少女氣節目後,她表示同意,允許他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改編。在創作了大部分的第一幕歌曲後,科恩和漢默斯坦讓小弗洛倫茨·齊格菲爾德試聽,希望他擔任製作人[4]。齊格菲爾德對這部劇印象深刻,同意製作,並在第二天寫道:「這是我有幸得到的最好音樂喜劇 」[4]。
儘管齊格菲爾德本打算將《演藝船》當成其新劇院齊格菲爾德劇院的開幕劇,但劇本排練花了大多時間,而且對其嚴肅基調也不放心,於是換了《Rio Rita》做開幕劇。[5]
劇情
這部作品最早演出需要四個半小時,百老匯上演時改為三個多小時。後世不同版本中,也有不少歌曲遭到刪減。[6][7]
- 第一幕
1887年, 棉花號(Cotton Blossom)演藝船抵達密西西比州納奇茲的碼頭。安迪·霍克斯船長(Cap'n Andy Hawks)向堤壩上的人群介紹他的演員。劇團里的史蒂夫·貝克(Steve Baker)和皮特(Pete)發生鬥毆,原因是皮特調戲史蒂夫的妻子朱莉·拉凡納(Julie La Verne)。史蒂夫獲勝,皮特發誓要報仇,暗示他知道朱莉的一個秘密。安迪船長向震驚的人群表示這場鬥毆其實是預演。
晚上排練時,皮特和警長一起回來,說朱莉其實是穆拉托人,而當地法律禁止異族通婚。但史蒂夫告訴警長,他身上也有黑人血統 ,所以他們的婚姻在密西西比州是合法的。這對夫婦逃脫了異族通婚的指控,但他們仍然不得不離開演藝船,因為黑人不能為白人觀眾表演。
船長的女兒馬格諾利婭·霍克斯(Magnolia Hawks)愛上了賭徒蓋洛德·拉文納爾(Gaylord Ravenal),詢問過黑人裝卸工喬(Joe)和朱莉的建議,雖然遭到朱莉警告,但仍然選擇結婚。
- 第二幕
六年後,馬格諾利婭和蓋洛德移居芝加哥,一開始蓋洛德賭博獲得一些收入,還生了個女兒金(Kim),但後來還是破產了,蓋洛德自覺顏面無光,拋棄妻女離家出走。馬格諾利婭靠唱歌謀生,又遇到被史蒂夫拋棄的朱莉也在找工作,朱莉把工作讓給了馬格諾利婭,後者不知情。馬格諾利婭靠唱歌出名,她的女兒金後來也成了大明星。
20多年過去後,馬格諾利婭和金回到演藝船,蓋洛德也到場,兩人重歸於好。
Remove ads
曲目
|
|
歷史

在百老匯上演之前,齊格菲爾德在1927年11月15日至12月19日對此劇進行預演,地點包括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劇院、匹茲堡的尼克森劇院、克利夫蘭的俄亥俄劇院和費城的厄蘭格劇院[8][9]。1927年12月27日,它在百老匯齊格菲爾德劇院上演,共上演572場。
該劇由奧斯卡·漢默斯坦執導,管弦樂編曲家是羅伯特·拉塞爾·貝內特,指揮是維克多·巴拉瓦萊。布景設計由約瑟夫·厄本完成,他曾與齊格菲爾德在齊格菲富麗秀上合作多年。[10]
原版作品於1929年在齊格菲劇院停演後,進行了長期巡演[12]。1932年,齊格菲爾德也在百老匯賭場劇院重排本作,沿用了大部分原班人馬,只有喬(改用保羅·羅伯森)等少數更換[13]。
1946年,傑羅姆·科恩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在齊格菲爾德劇院用新歌重排該戲,演出了418場。[14]
1948年、1954年、1966年、1982年[15]、1989年[16]、1993年等時間,《演藝船》又在北美多次重排。
1928年5月3日,原版《演藝船》在倫敦特魯里巷皇家劇院首演[17],後來又在1971年[9][18]、1989年[8]、1990年[19]、1998年[20]重排。
改編
1929年、1936年、1951年,它多次改編為電影。1946年的《亂雲飛渡》中也有15分鐘的《演藝船》畫面。此外,它也被多次改編成廣播劇。
爭議
它是第一部黑人和白人演員同台獻唱的音樂劇[21],也是第一部認真描繪跨種族婚姻百老匯音樂劇。[22]
- Niggers all work on the Mississippi,
- Niggers all work while the white folks play.
後來重排的作品,這個詞被改為「colored folk」(有色人)、「darkies」(黑人)等。1964年民權法案頒布後,1966年林肯表演藝術中心製作的《演藝船》直接略過這部分歌詞,1971年倫敦版則直接把歌詞改為「Here we all work on the Mississippi」。 [24][25][26]
許多評論家認為,科恩和哈默斯坦寫這段歌詞的目的是以諷刺的方式提醒觀眾注意種族主義,是一首抗爭歌,而非歧視黑人[27]。歌詞中使用了不少非裔美國人白話英語,如:[28]
- Hey!
- Where yo' think you're goin'?
- Don't yo' know dis show is startin' soon?
- Hey!
- Jes' a few seats left yere!
- It's light inside an' outside dere's no moon
- What fo' you gals dressed up dicty?
- Where's yo' all gwine?
- Tell dose stingy men o' yourn
- To step up here in line!
一些評論家認為這是在加強種族刻板印象[29]。
自1927年首演以來,《演藝船》的「種族歧視」質疑就一直存在,甚至導致一些演出被迫取消[30],內容因此不斷刪改以圖政治正確[27]。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