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潘柏霖

臺灣男性詩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潘柏霖(1993年1月29日-),臺灣詩人、小說家,臺北人,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創作研究所碩士畢業。著有詩集《1993》、《我討厭我自己》、小說《少年粉紅》等作品。曾獲選為「2020誠品閱讀職人大賞」年度最期待作家[1]。2023年以〈媽媽說我是假的〉獲得第十九屆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首獎[2],並引發「散文是否可以虛構」的爭議。[3]

快速預覽 潘柏霖 Pan Po-Ling, 出生 ...

創作經歷

潘柏霖為2015年社群媒體興起後受到關注的新生代詩人[4]。臺灣詩集長期銷量低迷,2017年潘柏霖、徐珮芬、任明信、宋尚緯等人的詩集熱銷,有報導稱「台灣現代詩迎來文藝復興時代」。[5]2017年,潘柏霖開始創作「顏色系列」小說,共享同一個酷兒顏色世界觀,但彼此作品間劇情無相關聯。潘柏霖小說首作為《少年粉紅》,最新作品為《我不喜歡我的黃色尾巴》。

潘柏霖喜歡的詩人為夏宇楊牧[6]潘柏霖的詩作擅長以淺白文字,直白地寫下內心的衝突與無能為力,引起讀者共鳴。[4]詩集《人工擁抱》出版後,隔年獲得「2020誠品閱讀職人大賞」年度最期待作家[7]。潘柏霖的詩集多以自費出版,原因是作者能夠大幅度地控制內容的編輯排版與書籍的設計裝幀,但作者本身也相對有龐大負擔。[7]

作品特色

潘柏霖詩作語言直接,讓讀者容易產生共鳴。社會研究者張智琦將潘柏霖歸類於「廢鬱系詩人」,批評其詩作只關注內在自我、拒斥國家社會議題。[8]

小說

國立中興大學詹閔旭指出:「《不穿紅裙的男孩》大膽選擇異男視角作為故事主軸,無疑帶領讀者邁入台灣同志書寫的下一階段」。[9]

作品列表

更多資訊 出版年份, 類別 ...

相關爭議

散文虛構

2023年,潘柏霖以〈媽媽說我是假的〉一文投稿第十九屆林榮三文學獎,獲獎後引發「散文是否可以虛構」的討論。[10][11] 11月13日,自由副刊臉書粉絲專頁發布獲獎散文作品後,帳號「林怡君」發文表示該文內容與自己學妹經驗近似,認為潘柏霖從作家同儕獲得該故事後改寫投稿。作家朱宥勳隔日發文,指出當中存在倫理問題,批評作者不能完全卸去創作者的責任。[12] 而後,包含顏擇雅吳鳴等作家與眾多網友發文討論。當天稍晚,遭影射的作家吳曉樂、以及清宮迷因(孫中文)向「林怡君」所稱之學妹確認後證實為誤會,潘柏霖則於臉書說明故事來自逝世的跨性別男性友人。後續有多篇媒體討論文章,如11月17日陳宥任質疑潘柏霖「為何要當獎棍」,同時批評寫作上「吃豆腐」、有自律問題。[13] 另有觀點認為,爭執點不只是「文學倫理」而是「文學獎倫理」,並認為在指控者尚未道歉前,無法有良善的討論。[14] 也有觀點認為,藝術家必須以藝術專業面對社會爭議。[15] 相關討論大致於11月底告一段落。

Remove ads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