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澳洲戰爭紀念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洲戰爭紀念館
Remove ads

澳洲戰爭紀念館(英語:The Australian War Memorial),是一座位於澳洲首都特區坎培拉坎貝爾郊區英語Campbell,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的全國性戰爭紀念設施,結合紀念碑博物館檔案館功能,旨在紀念所有因戰爭犧牲的澳洲人,包括執行維和任務期間的死難者。紀念館園區包括五座建築與一座雕塑花園,主要的博物館展廳與紀念空間皆設於主體建築內。

快速預覽 澳洲戰爭紀念館, 建立 ...
Remove ads
Thumb
紀念館內的日本戰俘集中營地圖
Thumb
澳洲軍團日90周年紀念,攝於2005年4月25日

建設全國戰爭紀念館與博物館的構想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1925年,澳洲聯邦政府通過立法正式設立紀念館。館舍設計由 埃米爾·索德斯滕英語Emil Sodersten與約翰·克拉斯特(John Crust)共同完成,惟受經濟大蕭條影響,施工計畫延宕至1930年代中期方得推進。紀念館於1941年正式對外開放。1980年代至2000年代間,建築設計事務所 丹頓·科克·馬歇爾英語Denton Corker Marshall陸續在園區內增建多座建物,用以擴充展覽空間與行政設施。1993年,「無名澳洲戰士之墓」(Tomb of the Unknown Australian Soldier)安置於主建築內部的「追思殿」(Hall of Memory)之中。

紀念館最初僅為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陣亡者而設,然而隨歷史發展,其範疇先後於1939年擴展至第二次世界大戰、1952年擴及所有其他戰爭、1975年進一步納入所有因戰爭或武裝衝突死亡的澳洲人。近年經對相關法律範圍重新詮釋,紀念館預計於2028年開設新展廳,首次納入澳洲邊境戰爭之相關內容。AWM設有多個常設展區,涵蓋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另有主題館如「航空展廳」(Aircraft Hall)與「英勇殿堂」(Hall of Valour)。館區全年開放,僅耶誕節休館,並定期舉辦紀念儀式,包括每日傍晚的「最後崗哨儀式」(Last Post ceremony),以及紐澳軍團日國殤紀念日的全國性活動。

Remove ads

歷史

澳洲的官方世界戰爭史學家Charles Bean,最初構想一個澳洲士兵的紀念館是在法國觀察1916年戰爭時。澳洲戰爭記錄科成立於1917年5月,用來保障當時有關戰爭的記錄得以保存。記錄和文物第一次在墨爾本展出隨後是坎培拉。 1927 年的建築設計比賽並沒有產生獲獎參賽作品。但是兩個參賽者,雪梨建築師 Emil Sodersten和John Crust,被鼓勵聯合設計。該項目的內容範圍限定在有限的預算和經濟大蕭條的影響下。

建築竣工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1941年,於1941年11月11日由當時的總督Gowrie正式主持開幕。Gowrie自己曾經也是一名士兵,他獲得過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歷任館長

  • 1919 –1920 – Henry Gullett
  • 1920–1952 – 少校 John Linton Treloar, OBE (1894–1952)
  • 1952–1966 – 少校 J. J. McGrath, OBE ( -1998)
  • 1966 – 1974 – W. R. Lancaster (曾經的戰爭紀念館副館長)
  • 1975–1982 – Noel Joseph Flanagan, AO
  • 1982–1987 – James H. Flemming, AO
  • 1987–1990 – Keith W. Pearson, AO
  • 1990–1994 – Brendon E. W. Kelson
  • 1996–2012 少校 General Steve Gower, AO
  • 2012–現在 The Hon. Dr. Brendan Nelson

紐澳軍團大道

Thumb
澳洲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由Charles Bean英語Charles Bean作為嚮導在戰爭紀念館附近瀏覽 (1954年2月16日)。愛丁堡公爵身著軍服在後跟隨。

紐澳軍團大道是一條短的大道,它的名字用以表示向澳洲紐西蘭的軍隊表達敬意。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