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瀑布雨燕

雨燕科瀑布雨燕屬下的唯一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瀑布雨燕學名Hydrochous gigas)是雨燕目雨燕科瀑布雨燕屬下的唯一一種鳥類。[2]瀑布雨燕生活在馬來半島大巽他群島的陡峭山區雨林中,並相當依賴於瀑布作為其繁殖地。[2][3]因其棲地正在減少,因此其物種狀態被歸入近危[3]

快速預覽 瀑布雨燕,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這個物種是德國鳥類學家恩斯特·哈特爾特英語Ernst Hartert與英國鳥類學家阿瑟·倫諾克斯·巴特勒英語Arthur Lennox Butler發現的物種,哈特爾特於1901年進行描述,當時其學名為Collocalia gigas[4]1970年,英國鳥類學家理察·肯德爾·布魯克英語Richard Kendall Brooke將其歸入一個獨立的屬,形成現今的學名。[5]其屬名Hydrochous來自希臘神話中的澆水者,與寶瓶座有關,象徵這個物種與瀑布的連結。[6]:196而種小名gigas則來自同字拉丁語,意指「巨人」。[6]:173

這個物種是一種相當大的金絲燕,使得其外觀上較為接近雨燕族而非金絲燕族[7]其體長16公分,體重平均約35—39公克。[7]其上半身為均勻的深褐色,下半身稍微較淡但不明顯。[7]鳥喙寬平均約3.1公釐、深平均約3.3公釐、嘴峰長平均約7.4公釐;翼長平均約146.0公釐;跗蹠約13.5公釐;尾長約58.2公釐。[8]

瀑布雨燕性喜群居,常有60—80隻鳥一起聚集的情況。[9]牠們為蟲食性,且很可能因不具回聲定位能力而主要在黃昏時覓食,曾在其胃中發現蚊及甲蟲。[7][8][9]其繁殖季在爪哇西部為10月—隔年1月之間,在馬來半島則有4月發現卵的紀錄,巢穴主要以羽毛、植物根、纖維、苔癬和唾液組成,位於瀑布水霧會覆蓋的地方,一窩一卵。[7][9]卵呈暗白色,卵殼較薄,表面粗糙。[9]

這個物種的整體族群數量尚未完整估計,但據信期分佈範圍內森林正在逐漸喪失和退化,因而導致其數量可能正在減少。[3]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也因這個原因,國際鳥盟將瀑布雨燕列為近危物種[1][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