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燕子李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燕子李三是中國近代流傳於民間傳說中的人物,名號也有許多小偷效仿。

由於他行蹤詭異,每次偷盜後,為顯示自己的本領,時常把一隻用白紙疊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燕子李三」的名頭即由此而來。他因時常劫富濟貧,為人所稱道,而被人稱為俠盜,與大刀王五、義士霍元甲並稱為「幽燕三俠」之一。[1],而「幽燕三俠」三人皆是晚清十大高手之三。
生平
歷史上存在多個自稱「燕子李三」的人,根據現存資料,最主要有4人。
- 李芬 (1868年-1933年)。柳溪在《燕子李三傳奇》中提到燕子李三的出生地在薊縣。 根據上倉鎮政府的資料記載,李芬:號祥甫,生於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因肝病卒於中華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時年65歲。 上倉鎮程家莊的碑文上也有義士李芬的記載。 這位李三生前並未獲得燕子李三的榮譽稱號,只是憑一部文學作品在身後被追認為燕子李三。[2]李芬的武藝雖然高強,但並不像傳說中那樣有絕頂的輕功,在後人不斷傳送演繹的情況下變成了今天後人杜撰出的「燕子李三」。[3]
- 李鴻(1898年-1936年),字景華。1898年出生於河北涿州,自幼隨叔父流落到滄州,並在此落腳。滄州是著名的武術之鄉,李景華自幼拜師習武。由於他稟賦較好,身體輕快,漸漸練就一身武藝,爬牆上樹易如反掌,非一般人所能及。李景華從小就小偷小摸,後來跟著滄州一個賣藝班子到河南洛陽等地賣藝時戲班子住處丟了東西,老闆懷疑是李景華所為,遂將其驅離戲班。景華由於生活所迫,便開始四處偷盜,曾在河南、湖北等地屢屢作案,有一次竟然偷了洛陽警備司令白堅武家的財物,因而名聲大振。
據說他為了增強本領,曾隱姓埋名到少林寺學藝,經過幾年的磨練,武功大進。此後,他沿著平漢線來到平津一帶大量作案,許多權貴都遭到他的光顧,每次作案後都要將一個紙折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不久以後便有了「燕子李三」的名頭。在後來的一次偷盜中,為官兵所圍捕。1935年1月,北平地方法院判處李三12年徒刑。為防止李三逃跑,把他的腳手全用重犯的枷鎖拘禁起來,李三1936年春死於監獄。[4][5][6]
Remove ads
燕子李三列表
Remove ads
影響
由於「燕子李三」名聲在外,同時一些高來高去的飛賊也自誇是燕子李三,便於掩護自己的真實身份,而民間和官府又將各種無頭盜案歸結到其名號上。因此,燕子李三被官府擒殺後,其他地區又出現了多個自稱或被訛傳的「李三犯案」,燕子李三也逐漸成了當時活躍在北方平津冀魯地區的許多飛賊共用的代號。[8]
軼聞
民間傳聞燕子李三武功蓋世,尤其擅長輕功和縮骨功等絕技。輕功可以使他飛檐走壁、來去自由,縮骨功可以使他在極小的空間隱藏,難以被守衛發現。事實上,燕子李三或許確有躥房越脊的本領,但所謂輕功蓋世可能和他常年習武、身體靈活矯健有關;所謂縮骨功也並不存在。至於燕子李三在盜竊中極少失手,是因為每次作案前都要經過周密細緻的摸底和部署,並配有特殊作案工具,以達到不留痕跡的效果。[9][10]
影視形象
燕子李三死後,以其生平事跡改編的著作和電影開始出現。直到現在,燕子李三依然是活躍在文藝作品中的傳奇人物。[11][12]目前相關影視作品包括: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