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營團02系電聯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營團02系電聯車(日語:営団02系電車/えいだん02けいでんしゃ Eidan 02-kei densha */?),是東京地下鐵(前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丸之內線使用的通勤型電聯車。於1988年10月17日開始營運[1],2004年(平成16年)4月營團民營化後,改由東京地下鐵接管。
Remove ads
概要
由於原先行駛於丸之內線的300型、500型以使用超過30年[1],車體狀老化況已超過安全限度,同時銀座線的更新車營團01系大受好評[1],因此以01系為藍圖,生產了本型車[1]。
因為是以01系進行設計和製造,因此外觀和設備皆與01系相同[2] ,以及車輛保養維護都在中野檢車區進行整備[3][4],規格統一後的丸之內線(本線1995年2月統一,方南町支線1996年7月統一)於1998年(平成10年)3月啟用新的保安系統:新CS-ATC,將原先最高營運時速65km/h提升到75km/h,丸之內線與銀座線的隧道相比橫截面較大,因此車輛界線也較大,因此01系列的長度為16 m,寬度為2,550 mm。 寬度為2,780 mm,比原來大一倍。
車體是使用鋁合金打造的,每側車門3三扇[4],車輛製造工法與01系相同,使用大型鋁合金中空擠製,再利用摩擦攪拌焊將車體一一組立[4],由於丸之內線的建築界線比銀座線大,因此車體大小比01系大了一倍。
Remove ads
外觀設計上,當初為了在以01系為藍圖之下做出區分[2],加上丸之內線自開通以來的300型、500型的線條意象,因此設計的主題是「傳統的配色基底」加上「01系的優雅外型」[2][5],但是傳統塗裝方式不易留在鋁合金車體上[1][5],因此車體側面車體線條基調為紅色,利用紅色與白色表達丸之內線車輛的正弦波圖像[2]。
為了充分利用建築界線內的可用空間,列車車體形狀與01系相同,但是未和01系一樣正方,列車車肩形狀較01系漂亮且平滑[5],擋風玻璃在水平方向上有較大的彎曲,頂部裝有裝飾玻璃[2],列車車頭設有隱藏緊急出口,供發生事故時逃生[4],丸之內線是第三軌供電方式,路線上沒有建置安全緊急逃生路線,當逃生時容易造成觸電的危險,目前有企劃建置安全逃生專用道路。
本列車最後最後完工的方南町支線用車80番台編組(3輛編成)規格有稍微修改,車體同樣以鋁合金為基底,但設計上以考慮到報廢時材料要如何回收再利用。外觀塗裝上,為了避免乘客搭錯車,因此除了既有的紅白的色帶,另外再加上黑色線條加以區分,由於列車上側沒有塗色,因此外觀更接近01系,此外,擋風玻璃上方的裝飾窗也撤除,還有因為方南町支線月台皆設有月台門,因此車廂間的防墜鍊條並無安裝[6]。
位於車輛側身的企業標誌,因企業移轉,因此原本貼有營團的標誌被覆蓋成現今的標誌。
Remove ads
車輛內裝
車輛內裝採用米色為基底[3],地鈑金料是棕色和奶油色,色調比01系輕,並且具有兩種顏色的邊框,前期車地板有維修活動門,後期車因採用三相交流馬達,因而省略了維修蓋,維修也變得更加方便。
列車車窗只有中間是可以打開,其餘是固定的[4],1次車與2次車的窗框是由鋁合金製造的,三次車以後改用玻璃纖維製作,丸之內線雖有部分路段是為於地面行駛,但車內未安裝遮陽窗簾[8]。
列車車門較早期的在來線列車的車門寬,將一般的1公尺寬的車門提升到1.4公尺,使尖峰時段的人潮可以加快消化[3],車門內部也有與車內相同的飾板,使車門比較不會顯得特別突兀,車廂與車廂間的貫通門也有此設計,而貫通門旁的山牆只有一側有設置窗戶,另一側因為配線關係,因此沒有設計窗戶。
輪椅停放區於5次車後,每輛車設置兩處,並將緊急通報器改為可通話式通報機,以方便與乘務員聯絡[8],後來將其他安裝舊式通報機的車輛一併更新可通話的機型,因考慮到輪椅車廂間的移動,6次車後將貫通門的門幅由800mm擴大置870mm,以利輪椅通行[8]。
2007年(平成19年)起,車內的車門、緊急通報器、滅火器、逃生門...等的標示貼紙,皆更換成與10000系相同的反光貼紙。
-
02系2次車・第06編成的內裝
-
02系5次車・第16編成的內裝
-
02系7次車・第38編成的內裝
-
車內緊急通報器
每輛車皆有安裝 -
02系的輪椅空間(左側)
-
方南町支線用02系的內裝
Remove ads

(2006年12月20日 方南町駅)
方南町支線用80番台在車輛上,部分修訂的規範以降低車輛成本,車內地板顏色變更為單色棕色地板,列車車窗除車門之間的窗戶以外,全部改為固定式車窗,考慮到可回收性,窗框由鋁合金製成,並將雙層玻璃改成單片玻璃。另外,車內的旅客資訊版改以紙張路線圖取代LED面板以及去除自動撥音系統,用以降低營運成本。
座椅布紋式採用印刷上色製作,其圖案與其他幹線列車有所不同,中間車設有輪椅空間供行動不便的乘客使用,行李架改為不鏽鋼管製作,另外日光燈數量也減少,車相關通門早期只安裝於中間車上,後來先頭車經過改造後也有貫通門。
編組運用
本線用的6輛編成53組及方南町支線用的3輛編成6組(計59編成、336輛),是東京地下鐵編組數最多的列車。
- 所屬輛數: 6輛編成53組(318輛、第01 - 53編成)
- 最大運用50組,其他3組為預備編組。全編組配屬中野檢車區。
- 範例
|
- 備註
- 上述的分卷整流子馬達斬波控制車車以及VVVF變頻控制改造中、
02-300形的補助電源160kVA被靜態逆變器取代。 - 第16編成和第50編成是1995年3月20日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的事故車。
Remove ads
- 所屬輛數: 3輛編成6組(18輛、第81 - 86編成)
- 最大運用5組、預備編組至少1組。
- 注意:編成はCM - M - CT已經成為、CM的先頭車的附隨拖車、MT比與主線相同1:1 (1.5M1.5T) 。
- 範例
- VVVF: VVVF變頻器
- CP: 空氣壓縮機
- BT: 蓄電池
- SIV3: 75kVA靜態逆變器
得獎.特別塗裝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