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牛頭島石礦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歷史
此石礦場於大約1990年代中起開採,是珠海市石礦業全盛時期,設於鄰近香港離島的數十個民營石礦場之一[1]。至1990年代中期,牛頭島與桂山島堤道完工,成為桂山島一部分。
大約2000年代,牛頭島石礦場連同鄰近的中心洲石礦場相繼停止開採,一直荒廢至2010年為止。在礦場關閉時,部分地方已開挖低於海平面[2]。
在計劃興建港珠澳大橋之初,承建商中交建原先打算在廣州市南沙區設立沉管工場。但由於牛頭島石礦場地理位置更佳,且石料仍未採盡,可處理後用於興建工場,因此將工場選址改於此處[3] 。
石礦場的改建工程於2010年動工,並於翌年5月30日完工,主要在深水塢及塢口位置進行爆破工程[2]。
沉管隧道的33節沉管在工場分批製造,安放至預定水域。直至2016年12月26日,最後一段沉管完成鑄造[4],於翌年5月2日完成對接。至此,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而牛頭島工場亦正式關閉。
其後土地用途
牛頭島石礦場在完成沉管鑄造工程後,施工機器及相關建築群並無拆卸,而在略經改建後改作「港珠澳大橋沉管預製博物館」,已於2019年1月23日對外開放[5]。改作博物館的石礦場舊址,原先供沉管和拖船進出的塢口,已用沙石回填;另於淺塢位置,亦建造了一節1:1比例仿製沉管作展示之用。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