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特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特磨
Remove ads

特磨,又稱磨氈磨中[1],是宋代時期位於中國西南壯族彝族先民組成的酋邦,先後受到大理國宋朝元朝羈縻統治[2]

快速預覽 特磨, 地位 ...
Remove ads

疆域

特磨領地大致包含今雲南省文山州東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靖西市等地。[3]

歷史

開寶四年(971年),宋滅南漢,大理國趁機佔領南漢西北部羈縻地區,置特磨道[註 3],治延眾鎮(今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歸朝鎮)。大理對特磨道首領授以布燮官,進行羈縻統治。[4]

儂智高攻宋時,儂智高以金帛、人口攏絡特磨道布燮儂夏誠,並將其母阿儂嫁給儂夏誠之弟儂夏卿,換取特磨道出兵響應。[5][3]皇祐五年(1053年),儂智高兵敗逃往大理國,阿儂收拾殘部轉入特磨道投靠儂夏誠、儂夏卿,整軍精武伺機再起。皇祐六年(1054年),阿儂被宋軍發峒兵擊敗,在特磨道被俘。[6][7]

儂智高兵敗後,宋朝為加強對大理、安南的情蒐與防務,乃接管特磨道,派漢人官兵駐紮延眾鎮並招撫諸酋,儂夏卿一族遂歸附宋朝。[8]元豐七年(1084年),宋軍裁撤延眾鎮。[9]

蒙古滅大理之後,蒙軍於寶祐六年(1258年)兵臨特磨,奪得特磨道西部地區。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主力從鄂州順江而下,意在滅宋,特磨道知事儂士貴乃降元,並於至元十四年(1277年)獲授為特磨道將軍兼廣南西路宣撫使,隸湖廣行省大德元年(1297年),廣南西路宣撫司改隸雲南行省,特磨道作為政治實體歷時三百餘年,始不復存在。[10]

Remove ads

經濟

宋室南渡後,宋朝失去與西北邊疆民族購買馬匹的管道,乃於廣西設立買馬司。特磨與羅殿自杞等國位處大理國與南宋之間,每年都從大理買馬再轉賣給宋朝,以換取食鹽、錦帛等物資。[1][11]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