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特設護衛船團司令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特設護衛船團司令部(日語:特設護衛船団司令部とくせつごえいせんだんしれいぶ Tokusetsu Goē Sendan Shirēbu ?),為舊日本海軍太平洋戰爭期間實行的一種護航運輸體制。特設護衛船團司令部的職責是為大規模的船隊提供護衛,在制度實行初期僅有對應的司令,並未有專門的參謀團隊和作戰兵力,僅於船隊出發前臨時抽調人力物力組建參謀部和護航部隊,其後日軍逐漸發展出專門的護航部隊編制。

快速預覽 大日本帝國海軍, 官衙 ...
Remove ads

概述

1944年(昭和19年),日本面對太平洋戰場上急劇惡化的形勢,為了強化絕對國防圈的防務能力,而組建了一系列松號運輸日語松輸送,向馬里亞納群島等地實行大規模的護航運輸行動。而同一時間,盟軍採用了狼群戰術對日本進行了一連串的海上交通破襲作戰,取得了如比40船隊日語ヒ40船団幾乎全滅等重大戰果,使日本蒙受了沉重損失。日軍故此開始考慮增大護航船隊規模、對運輸船隻進行集中護航的做法[1][2]。但是,日本海軍此時負責海上交通航線護衛的海上護衛總司令部(以下簡稱海護總隊)並不具有大規模護航運輸隊所需要的高級軍官及司令部組織;取而代之的是召集海軍預備役大佐而來的航運指揮官日語運航指揮官,率領各種護航運輸隊。這些預備役中級軍官通常年事較高,知識陳舊,缺乏近現代作戰技能以及指揮大規模船隊的能力[3]

針對以上問題,1944年4月1日,日本海軍發布「特設艦船部隊令」,新設立以海軍少將為指揮官的特設護衛船團司令部[4][5][2]。至4月中旬,共實際編成8個護衛船團司令部。這種所謂的「司令部」並沒有設置固定的參謀部,所需要的人員均為船隊組成前從海護總隊、或者海軍省軍令部等地護航相關的佐級軍官中抽調,臨時任命為參謀。司令部下也並未擁有自己的艦艇及飛機,同樣是臨時抽調而來。新的護衛船團司令部與原有的航運指揮官制度並存,比72船隊日語ヒ72船団就有雙方共同登艦的例子。日軍首先在松號運輸船隊內設立護衛船團司令部,其後擴大到往西新幾內亞運輸的竹號運輸,以及負責石油運輸的比號船隊日語ヒ船団等場合[5]

採用了新護航體制的竹一船隊在4月17日從上海出發,4月下旬至5月初在運輸途中遭到盟軍潛艇伏擊,傷亡慘重。諸如此類的遇襲事件,使得護衛船團司令部沒有自身部隊的缺點暴露無疑,迫使日軍決定成立成建制的船隊護衛部隊。這種專門用於護航的部隊(所謂「護衛戰隊」)為了和其他作戰部隊相區別,番號從101開始。戰隊司令部以海軍少將為指揮官,主力為6艘海防艦,大多擁有一艘輕巡洋艦驅逐艦作為旗艦(第104戰隊除外)。1944年11月起至1945年(昭和20年)1月為止,日軍先後編成第101、102、103戰隊[6],1945年4、5月間又組建了用於日本海作戰的第104、105戰隊[7]。原第一海上護衛隊(以下簡稱一海護)隨著新組建的護衛戰隊以及第901海軍航空隊日語第九〇一海軍航空隊的加入,而升格為第一護衛艦隊[6]

Remove ads

部隊一覽

特設船團護衛司令部一覽

第一護衛船團司令部

1944年4月8日編成,劃入橫須賀鎮守府海上護衛部隊。正式編成前就已經在指揮東松3號船隊了。5月2日編入一海護,並參加比號船隊的護衛,僅時隔三周旗艦即被擊沉,司令戰死[8]。10月11日,從一海護除名,編入海護總隊附屬部隊[9]

  1. 伊集院松治 海軍少將(1944年4月8日-同年5月24日戰死[10]) - 最終時指揮比63船隊,座艦為壹岐日語壱岐 (海防艦)
第二護衛船團司令部

1944年4月8日編成,劃入橫須賀鎮守府海上護衛部隊,指揮東松4號船隊。接著指揮了第3503船隊日語第3503船団。3503船隊到達塞班島後和東松7號船隊合流,組成第4517號船隊返回日本,途中朝凪日語朝凪 (駆逐艦)被擊沉,司令等由第24號海防艦日語第二十四号海防艦救起[11]。更換司令後,同年7月23至24日,因小笠原群島方面需要緊急運輸而再度編入橫須賀鎮守府部隊[12],8月船團護航期間受到攻擊,旗艦沉沒,司令部全滅。

  1. 清田孝彥 海軍少將(1944年4月8日[13]-同年7月8日[14]
  2. 高橋一松 海軍少將(1944年7月8日-同年8月4日戰死[15]) - 最終時指揮第4804號船隊,座艦為日語松 (松型駆逐艦)
第三護衛船團司令部

1944年4月8日編成,劃入橫須賀鎮守府海上護衛部隊,先後成功指揮東松5號、8號船隊,其中前者途中損失兩艘運輸船。之後更換司令,在馬里亞納群島進行護航,第3606船隊日語第3606船団護航期間旗艦被擊沉,新上任的司令戰死。

  1. 鶴岡信道 海軍少將(1944年4月8日[16]-同年6月1日[17]
  2. 門前鼎 海軍少將(1944年6月1日-同月9日戰死[18]) - 最終時指揮第3606船隊,座艦為松風日語松風 (2代神風型駆逐艦)
第四護衛船團司令部

1944年4月8日編成,編入一海護[19]。10月11日,從一海護除名,編入海護總隊附屬部隊[9]

  1. 中邑元司 海軍少將(1944年4月8日[13]-同年5月20日[20]
第五護衛船團司令部

1944年4月8日編成,成功完成東松7號船隊的護航任務。此後從橫須賀鎮守府除名,一度成為海護總隊附屬部隊,6月29日編入一海護[21],從事門司新加坡之間的護航任務。1945年1月20日從戰時編制內除名[22],同日改編為第103戰隊[23]

  1. 佐藤波藏 海軍少將(1944年4月8日[13]-同月15日[24]
  2. 吉富説三 海軍少將(1944年4月15日[24]-同年12月25日[25]
  3. 久宗米次郎 海軍少將(1944年12月25日[25]-1945年1月20日[23]
第六護衛船團司令部

1944年4月8日編成,旋即負責竹一船隊。7月15日編入一海護,負責比71船隊日語ヒ71船団等重要船隊的護航,但是船團受到了嚴重的損失。9月12日旗艦被擊沉。10月11日,從一海護除名,編入海護總隊附屬部隊[9]

  1. 梶岡定道日語梶岡定道 海軍少將(1944年4月8日-1944年9月12日戰死[26]) - 最終時指揮比72船隊日語ヒ72船団,座艦為平戶日語平戸 (海防艦)
第七護衛船團司令部

1944年4月8日編成,劃入橫須賀鎮守府海上護衛部隊,成功護衛東松6號船隊。其後一度作為海護總隊附屬,5月21日編入一海護[27],從事門司到新加坡之間的護航任務。10月至11月間在西南方面艦隊指揮下參加多號作戰。1945年2月25日從第一護衛艦隊的戰時編制內除名[28],原司令改任四海護司令[29]

  1. 松山光治 海軍少將(1944年4月8日[30]-同年12月23日[31]
  2. 駒澤克己 海軍少將(1944年12月23日[32]-1945年2月25日[29]
第八護衛船團司令部

1944年4月15日編成,一開始隸屬一海護,後編入第一護衛艦隊編成,負責門司到新加坡之間的護航任務。1945年3月25日從戰時編制內除名[33]

  1. 佐藤勉日語佐藤勉 (軍人) 海軍少將(1944年4月15日[34]-1945年1月9日[35]

護衛戰隊一覽

第101戰隊

1944年11月15日組建[6]。1945年1月12日比86船隊日語ヒ86船団護衛途中遭到美軍執行突襲南海的航母特混艦隊的空襲而重創。同年3月25日從戰時編制內除名,殘存艦艇編入第一護衛艦隊[33]

第102戰隊

1945年1月1日組建[6],隸屬於第一護衛艦隊旗下,從事反潛工作。其中第35號海防艦在空襲中沉沒;御藏和第33號海防艦在1945年3月28日擊沉美軍鱗魨號英語USS Trigger (SS-237)後,在當天因空襲和潛艇襲擊而沉沒。

第103戰隊

1945年1月20日組建[6],隸屬於第一護衛艦隊旗下,執行南號作戰日語南号作戦,執行船隊護航工作。先後損失久米、昭南、第18號海防艦。南方航線斷絕以後,在朝鮮海峽進行反潛工作,期間損失第25號海防艦。

第104戰隊

1945年4月10日組建[7],配屬於大湊警備府日語大湊警備府部隊,在日本海北部及鄂霍次克海行動,守衛津輕海峽宗谷海峽。為了在寒冷地帶行動,全由占守級擇捉級海防艦日語択捉型海防艦組成。其中笠戶在美軍潛艇的巴爾尼行動日語バーニー作戦中受到重創。

第105戰隊

1945年5月5日組建[7],作為舞鶴鎮守府護衛部隊在日本海活動,為了對抗美軍的巴爾尼行動而進行日號作戰日語日号作。在北海道空襲日語北海道空襲期間損失第65號、第112號海防艦。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