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狼獾魚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狼獾魚龍屬(學名:Gulosaurus)是原始魚龍超目格里普魚龍目已滅絕的一個屬,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中東部早三疊世硫磺山組的維加-弗羅索粉砂岩段(Vega-Phroso Siltstone Member)。狼獾魚龍由羅賓·卡斯伯森(Robin S. Cuthbertson)、安東尼·羅塞爾(Anthony P. Russell)和傑森·安德森(Jason S. Anderson)於2013年首次命名,模式種是赫氏狼獾魚龍(Gulosaurus helmi)。[2]全名意為「赫爾姆的狼獾蜥蜴」,指維護化石發現地瓦皮蒂湖周圍區域的北歐和山區狼獾協會(Wolverine Nordic and Mountain Society)及當地古生物學家查爾斯·赫爾姆博士。[3]
最初認為狼獾魚龍要麼屬於長吻格里普魚龍,要麼屬於瓦皮蒂侏儒泅魚龍,但因其化石不完整而無法確認。2013年,含顱骨在內的另外半部分化石被發現,證明了其屬於一個與格里普魚龍極為近緣且類似的全新物種。[2]
Remove ads
描述
狼獾魚龍整體類似于格里普魚龍。體型與後者相仿,身長1.5米左右,大部分骨骼即已發現的肋骨及椎體均與後者相似。兩者四肢均有五趾,而非像許多後期魚龍超目那樣多趾。除第一掌骨外,兩者鰭肢結構大部分皆非常類似,狼獾魚龍第一掌骨外周骨幹生有缺刻,格里普魚龍則呈月形。狼獾魚龍顱骨與格里普魚龍差異巨大,生有圓柱形前齒,儘管目前尚未發現格里普魚龍的吻部,故兩者吻部是否不同仍不明確。顱骨的後額骨與額骨在上顳孔平台前緣吻側界限處接觸。[2]
種系發生學
魚龍超目 Ichthyopterygia |
| ||||||||||||||||||||||||||||||||||||||||||||||||||||||||||||||||||||||||||||||||||||||||||||||||||||||
Remove ads
參見
- 魚龍列表
- 魚龍類研究歷史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