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玉山小檗

小檗科小檗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玉山小檗
Remove ads

玉山小檗Berberis morrisonensis),別名:赤果小蘗、紅果小蘗。為小檗屬的多年生落葉灌木,是台灣原生特有種植物。

快速預覽 玉山小檗, 科學分類 ...
Remove ads

分布

生長在臺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山區,在雪山山脈中央山脈玉山山脈均有分布。但主要仍以中央山脈為主。生長在台灣高海拔森林界線的林緣、高山矮盤灌叢帶或岩屑地,屬於中性而略偏向陰性的植物,是小蘗屬中分布海拔最高者。

生長型態

為多年生落葉性灌木,生長在透光性佳的開闊地、森林、箭竹林或岩屑地。株高約1公尺,莖上有三出小刺。葉8-10片叢生,紙質狹倒卵形至倒披針形,葉長度大約1.5-2.5公分,寬度約0.5-1公分。葉緣具稀疏銳鋸齒,葉兩面同色、無毛,但有時葉片下半部會成淡淡青綠色,葉脈明顯。黃色長橢形花,3-6朵叢生於葉腋,為短圓錐花序;花柄2.5-3公分長;外部萼片呈長卵形,大約3.5公分長,1.5公分寬,而內部萼片為6公分長,3公分寬;花瓣呈橢圓狀,5-6釐米長,3-3.5公分寬;胚珠約4-9顆。紅色圓球形漿果,大約1公分長。每年4~5月春末夏初為萌芽期。花期6~7月,9~10月結果,11~12月落葉,進入休眠期過冬。[1][2][3]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