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凱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凱泰(1823年—1875年11月20日),原名敦敏,字幼洵幼軒補帆,號補園主人江蘇揚州府寶應縣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王凱泰是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二甲第三十九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咸豐十年(1860年)丁母憂歸里。太平軍進犯江北,咸豐帝大理寺晏端書治江北團練,武英殿大學士彭蘊章奏薦王凱泰協助,敘功累加四品卿銜,同治二年(1863年)入江蘇巡撫李鴻章幕府,四年(1865年)獲浙江巡撫馬新貽舉薦,署浙江督糧道,曾國藩、李鴻章、馬新貽交章舉薦,五年(1866年)任浙江按察使,六年(1867年)任廣東布政使,九年(1870年)任福建巡撫,十三年(1874年)受總理船政大臣沈葆楨奏請移巡駐臺以協理外交之故,光緒元年(1875年)五月渡臺處理臺灣事務,因積勞而受到瘴癘侵襲,同年十月返回福州府,同月二十三日逝世,享年五十三歲,贈太子少保,諡文勤[1][2]

著作

著有《致用堂志略》、《致用堂捐藏書目》、《歸園唱和集》、《海上弦歌集》、《嶺南鴻雪集》、《三山同聲集》、《新刻續千家詩》、《訓番俚言》,以及〈臺灣雜詠〉32首與〈續詠〉12首[1]

王凱泰亦曾擔任《重纂福建通志》總裁。

家族

玄祖王式丹;高祖王懋訥;曾祖王箴本;祖父王日晉;父王瑤楨。妻劉氏。子王儒卿、王豫卿、王壽卿。媳俞氏,俞樾長女。孫王念曾

參考資料

參閱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