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子午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子午鼎是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下寺楚國墓群2號墓中出土的一組七個鼎,是王子午製作於公元前558-552年的春秋時期,屬於是國家一級文物。

說明
7件鼎分別編號為M2:34、38、36、30、40、28、32,它們的外形、銘文均一樣,只有大小的區別。34號鼎最大,高68公分、直徑66公分,但僅殘重93公斤;36號鼎現存最重,達111.7公斤,但高只有62.5公分、直徑60公分;32號鼎最小,高61.3公分、直徑58公分,重只有80.2公斤。[1]:112-125
這些鼎採用失蠟法鑄成。
銘文


每件鼎內都有相同內容的銘文:「隹正月初吉丁亥,王子午睪其吉金,自作䵼彝脀鼎,用亯以孝於我皇且文考,用蘄眉壽,𠧪龔舒遲,畏忌趩趩,敬氒盟祀,永受其福。余不畏不差,惠於政德,惄於威義,闌闌獸獸,令尹子庚,殹民之所敬,萬年無諆,子孫是制。」[2]
意思是說:在(楚康王?年的)正月初的丁亥日,王子午選擇了精美的銅,鑄造了禮器「脀鼎」,用以祭祀我們偉大的先祖(楚)文王,來祈求長壽;(王子午)又低頭從容、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地進行盟祀,(祈求)永遠受到福澤。我不畏懼也不軟弱,既給人民施以德政,又能以身作則,保護守衛(楚國)。令尹子庚,受到全體民眾所敬重。希望子孫後代,永遠按照上邊的話,作為自己行動的準則。[2]
關於「余不畏不差」的解釋,學界頗有爭議,「畏」有「畏」(畏懼)、「威」(威猛)、「愧」(慚愧)、「猥」(隨便、苟且)、「違/回」(邪僻)等多種說法,「差」有「軟弱」、「墮」(懈怠不敬)、「差謬、差忒」諸說。[3]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