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德 (北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德(?—?),字天恩代郡武川鎮(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人,北魏、西魏官員。

生平

王德年少時善於騎馬射箭,雖然沒有經過老師的教導,而以孝悌而被人稱讚。永安二年(529年),王德跟隨爾朱榮討伐元顥,進攻河內郡。應招募率先登城,因功加討夷將軍,進爵為同官縣子[1]。王德後跟隨賀拔岳討伐万俟丑奴,另外封深澤縣男,加龍驤將軍中散大夫永熙三年(534年),侯莫陳悅殺害賀拔岳,王德和寇洛等人商定擁戴宇文泰統領全軍,王德加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平涼郡太守。王德雖然不讀詩書,但對於決斷處理事情,良好的官吏都無法超過他。在涇州所管轄的五個郡當中,王德管理的平涼郡經常是最好的[2][3]

永熙三年(534年),魏孝武帝西遷關中,王德以迎接皇帝的功勞,進封下博縣伯,食邑五百戶,代理東雍州刺史。王德在東雍州沒多久,民心歸附,王德獲賜姓烏丸氏大統元年(535年),王德出任衛將軍右光祿大夫,進爵為公,增加食邑一千戶,又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北雍州刺史。王德之後經常跟隨宇文泰征戰,屢次有戰功。大統三年八月丁丑(37年9月4日),宇文泰率領李弼獨孤信梁御趙貴于謹若干惠怡峰劉亮、王德、侯莫陳崇李遠達奚武十二名將軍東征[4][5],王德又跟隨宇文泰參加沙苑之戰擊敗高歡,加開府侍中,進爵河間郡公,增加食邑總計兩千七百戶。當時河州渭州之間的羌族多次反叛,因為王德有威名,為少數民族歸附,朝廷就任命王德為河州刺史。王德安撫得法各地羌人都順服。大統十三年(547年),王德出任大都督、原靈顯三州及五原蒲川二鎮諸軍事。大統十四年(548年),王德出任涇州刺史,在涇州去世,朝廷贈予司空,諡號[6][7]。北周建立後,朝廷將王德合祭於宗廟之中[8]

王德性情樸實廉潔謹慎,言行沒有失誤之處,他的母親活了將近一百歲,在王德之後去世[9][7]

王德的兒子王慶繼承爵位,王慶小名公奴,性情謹慎樸實,官至開府儀同三司。當初王德的父親去世,家中貧困無力安葬,王德就賣掉王公奴和一個女兒來辦理喪事。因為遇上戰亂,王德父子再沒有相互得知音訊。等到王德在平涼郡才找到了王公奴,於是給他取名慶[10][11]

Remove ads

姓氏

山東大學歷史系主任王仲犖教授認為,王德和王軌大概本出烏丸氏,所謂太原王氏王允之後,實際是冒認太原郡望,不是真的太原王氏。到西魏複姓烏丸複姓,非賜姓[12]

家庭

夫人

  • 文成公主,西魏公主[8]

子女

  • 王慶,北周開府儀同三司、河間郡公
  • 王端,北周上開府、大內史,隋朝開府儀同三司、商延毫三州刺史、諫議大夫、光祿卿、兼檢校吏部尚書、修武容公[8]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