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榆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榆鈞(1982年—)是臺灣音樂藝術家、音樂創作者、歌手、劇場音樂設計,其創作領域涵蓋劇場、舞蹈、電影配樂[1]、影像、詩歌、展覽與當代藝術等領域[2]。其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並在2013年成立「王榆鈞與時間樂隊」,並創作《頹圮花園》、《原始的嚮往》等作品。
個人簡歷
1982年,王榆鈞在高雄出生[1]。王榆鈞原為會計系,後來轉考戲劇系,並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1]。在大學時期,王榆鈞購入一把便宜的吉他彈奏音樂,以排遣學習的苦悶[1]。她喜歡電子音樂、原音樂器,亦能使用合成器作曲[3]。2011年,她藉由雲門舞集的流浪者計劃,前往土耳其學習烏德琴[3]。2013年,她成立「王榆鈞與時間樂隊」[3],其後以提琴、單簧管、風琴、電吉他、打擊樂器的編制,創作《頹圮花園》、《Sweet 3》等音樂[4]。
同年,王榆鈞還與周書毅合作創作《關於活著的這件事》,並成為周書毅合作的固定班底[3]。2018年,王榆鈞擔任《Break and Break!無用之地》的音樂設計[1]。2020年至2021年,北師美術館邀請王榆鈞為「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參展畫作設計音樂、錄製語音導覽[5],並發行同名的展覽音樂專輯[1][3]。其中她以策展研究團隊研究成果改編而成的語音導覽腳本為基礎,發展出31首不同的音樂作品[5]。2021年,她擔任《阿忠與我》的音樂設計[1][3]。
2022年,王榆鈞還與服裝設計師李柏辰、編舞家田孝慈共同推出《與清醒夢》[6],並在畫廊展出展出個人創作《Saudade》(薩烏達德)[1]。2023年,王榆鈞獲得綠島人權藝術季邀請舉辦聲音工作坊,並為藝術季駐地創作新曲《行方不明》、《暗光前行曲》[2][7]。其與臺東縣立綠島國民中學師生合作舉辦「綠島居民聲音工作坊」,並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教唱歌曲[2]。
Remove ads
音樂創作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