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永光 (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永光(1561年—1638年),字有孚,號射斗,北直隸大名府長垣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順天府鄉試舉人,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進士,授中書舍人。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升任吏部主事,又升文選司署郎中,二十九年七月升通政使司右參議[1],養病。三十三年九月起原職,添注管事,三十五年七月升右通政,三十六年七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浙江,九月為戶科給事中顧士琦所劾,本年准回籍。四十六年七月起升南京大理寺卿。[2]
泰昌元年(1620年)升任工部左侍郎,提督山陵工程,以陵工敘勞,加正二品服俸,加右都御史。天啓二年(1622年)正月以光宗皇陵完工,升本部尚書,仍管侍郎事,二月改戶部尚書總督倉場,九月改南京戶部尚書,管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事,三年十二月引疾乞休。五年正月慶陵工成,加太子太保,三月起復南京兵部尚書,本年改北兵部尚書。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發起寧遠之戰,王永光「集廷臣議戰守」[3],遂命守將袁崇煥以紅夷大炮擊敗之。是年四月,努爾哈赤又征蒙古喀爾喀,「進略西拉木輪,獲其牲畜」,五月,王永光令明將毛文龍進攻鞍山,努爾哈赤再度敗退。七月,努爾哈赤患疽身亡。
崇禎元年(1628年),起復為戶部尚書,同年任命吏部尚書。崇禎四年(1631年),以吏部尚書退休歸里。崇禎十一年(1638年),去世家中,享年七十七歲。賜葬長垣王氏祖墳,追封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傅。[4]
王永光本人「雅不喜東林」,遂被歸類為魏忠賢之閹黨。[5]文震孟就因彈劾王永光「假竊威柄,年例變亂祖制,考選擯斥清才」,被永光斥為「任情牽詆」。[6]
值得注意的是,王永光這名在天啟、崇禎年間夾在東林和閹黨黨爭之間的重要人物,雖然清初萬斯同撰寫《明史稿》、王鴻緒增刪《明史稿》時曾欲為王永光設列傳,但到了張廷玉主持《明史》最終版本時,卻不為王永光設列傳,甚至連附在某人列傳或閹黨都沒有。[7]
Remove ads
家族
其先山西洪洞人,七世祖王二老占籍長垣縣之土山崗。後徙居王音村北油房寨,遂為油房王氏。曾祖王兌。祖父王結。父王仝,別號西泉,贈資政大夫戶部尚書。母高氏,贈夫人。兄王永寧,太學生;次兄王永貞。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