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沈 (博陵縣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沈[1](3世紀—266年),處道太原郡晉陽縣人。是三國時期魏晉的政治家。

生平

由於其父早死,被叔叔王昶撫養。能寫文章,大將軍曹爽聘為秘書(掾),累遷中書門下侍郎,曾勸羊祜一同投效曹爽,羊祜則反而勸說不可輕易事奉別人。正始十年(249年),曹爽被司馬懿殺害,王沈因為曾是其舊吏而遭免職,後來再被起用為治書侍御史,再轉為秘書監;正元年間再當上散騎常侍和侍中,掌管典籍著作。[2][3]荀顗阮籍同撰《魏書》44卷,「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魏帝曹髦好學,稱王沈為「文籍先生」。

甘露十年(260年),曹髦打算消滅司馬家族,召王沈、王經王業共商此事,後王沈與王業密告於司馬昭。結果曹髦被殺,王沈因功封安平侯食邑二千戶。時人稱:「沈既不忠於主,其為眾論所非。」

入晉後出任尚書加散騎常侍,進爵博陵縣泰始二年(266年)五月[a]去世,諡[4],後追封為郡公。著有《王處道集》5卷,又稱《王沈集》,巳佚。《全晉文》輯其文14篇。

家族

祖輩

  • 祖父王柔,東漢護匈奴中郎將雁門郡太守,妻李氏
  • 王機,字產平[5],曹魏東郡太守,妻郭氏

兄弟

妻子

  • 潁川荀氏
  • 趙氏(非正式夫人,與王沈有一私生子王浚。)

兒子

  • 王浚,西晉末年將領,幽州刺史。

備註

注釋

延伸閱讀

參考書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