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翀 (導演)
中国导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翀(1982年1月—),新浪潮戲劇導演。
生平
北京大學法學士、夏威夷大學戲劇碩士,紐約大學訪問學者。2012年,王翀發起了新浪潮戲劇運動,發表《新浪潮戲劇宣言》。《雷雨2.0》被新京報評為中國小劇場戲劇30年十佳。
2013年,《地雷戰2.0》獲東京國際劇場藝術節大獎。[1]
2016年,由李靜編劇、王翀導演、趙立新主演的《大先生》在國家話劇院首演時引起轟動,在巡演9場後被禁演,新京報在年度盤點中將其評為2016年度最佳華語戲劇。
王翀相繼在台灣、韓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以色列、荷蘭、愛爾蘭開設工作坊,向各國的導演和演員教授新浪潮戲劇方法。
2017年,他自己設計了完全無電的住宅「停電亭」,並開始搬入居住。[2]
2018年,《茶館2.0》獲壹戲劇大賞最佳小劇場作品獎,同時,王翀獲年度最佳導演提名。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在武漢封城期間,王翀導演了中國首部線上戲劇《等待戈多》2.0版,賦予其全新解讀,創作和製作過程全部線上完成,橫跨北京、武漢、大同、廣州等地,單場演出吸引29萬觀眾,創下紀錄。[3]王翀繼而發表了《線上戲劇宣言》,呼喚更多的線上藝術。[4]
2021年,王翀在香港藝術節上導演了線上戲劇《鼠疫》,進一步反思疫情的全球化,演員團隊來自中國、美國、巴西、英國、南非和黎巴嫩,技術團隊來自香港,設計團隊則來自澳大利亞。[5]
2024年,王翀導演了中國首部人工智慧戲劇《躺平2.0》,用3個AI全流程參與編劇、表演、作曲、翻譯和海報設計,在烏鎮戲劇節和鼓樓西劇場演出32場,全部提前售罄。[6]
2025年,王翀的《中國製造2.0》入圍柏林戲劇節論壇單元,成為在該戲劇節上演的首部中國戲劇。王翀擔任柏林戲劇節青年訓練營導師,以「重新畫線」為主題,與12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戲劇人開展工作坊。[7]
王翀的導演作品,受邀參加多個國際藝術節,成為它們歷史上的首部中國戲劇:紐約雷達之下藝術節、柏林戲劇節、格羅寧根北日藝術節、鹿特丹選擇藝術節、卡利亞里原型藝術節、摩德納前沿藝術節、墨爾本亞太表演藝術三年展、以色列藝術節,以及利賀亞洲導演戲劇節。
Remove ads
導演作品
Remove ads
獲獎
- 2024澳大利亞綠屋獎最佳編劇提名:《中國製造2.0》
- 2022華語戲劇盛典最佳創新劇目提名(獎項空缺):《存在與時間2.0》
- 2021壹戲劇大賞媒體關注獎:《等待戈多》2.0版
- 2020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獎金
- 2018壹戲劇大賞最佳小劇場戲劇:《茶館2.0》
- 2016新京報年度最佳華語戲劇:《大先生》
- 2015日本世尊藝術獎金
- 2013東京藝術節大獎:《地雷戰2.0》
- 2012亞洲文化協會獎金
- 2012新京報年度新銳藝術家
- 2012利賀亞洲導演戲劇節評委會獎:《椅子2.0》
- 2009蒙洛里愛國際戲劇節大獎提名:《電之驛站》
- 2007中國譯協韓素音青年翻譯獎亞軍
相關條目
參考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