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芳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芳媚(673年—745年9月8日),唐朝妃嬪祁縣人。唐睿宗賢妃

生平

王芳媚父親潤州刺史王美暢,嫡母懷德郡君長孫氏(長孫粲之女)。姐姐王德妃是薛王李隆業淮陽公主涼國公主的生母。光宅元年(684年),王芳媚選入宮中,成為唐睿宗的後宮[1]

唐睿宗再度登基後,景雲元年(710年)六月廿八,王芳媚被冊封為賢妃。姐姐王德妃早卒,王芳媚撫養薛王兄妹。開元四年(716年),唐睿宗駕崩,薛王把王賢妃奉養到王府。開元二十二年(735年),薛王薨,王賢妃慟哭。天寶四載(745年)八月初八,王芳媚在薛王宅去世,享年七十三歲。唐玄宗輟朝三日,命京兆尹蕭炅監護,李隆業第十五子李琇主喪。十二月初七日葬於橋陵[1]

1976年8月,陝西省文管會和蒲城縣文化館搶救發掘一座唐墓時,發現王芳媚的墓誌,現收藏於蒲城縣博物館「小碑林」內[1]

家庭

六世祖

  • 王僧辯,南梁司徒、太尉、大司馬、永寧公。

曾祖

  • 王珌

祖父

  • 王思泰,唐朝國子司業、鄭州刺史。

父母

  • 王美暢,潤州刺史、贈益州大都督、薛國公。
  • 河南長孫氏,曾祖長孫敞、祖長孫義常、父朝散大夫懷州河內令、瀛州司馬長孫粲。大足元年六月廿六日薨於汝州私第,春秋五十四。

兄弟

  • 王昕,司農卿,邢汝州刺史,襲爵薛國公。
  • 王警,渭州刺史。
  • 王翼,盩厔令。
  • 王弼,長安丞。
  • 王玢,符爾郎
  • 王輝,千牛。

姐姐

丈夫

更多資訊 王芳媚、王德妃與遠房堂姐妹王皇后(唐玄宗)的關係 ...

墓志銘

大唐睿宗大聖真皇帝賢妃王氏墓志銘並序 諫議大夫王燾撰

賢妃諱芳媚,太原祁人也。梁司徒太尉大司馬永寧公諱僧辯之來孫,皇朝□君諱必之曾孫,國子司業、鄭州刺史諱思泰之孫,司封郎中、潤州刺史贈益州大都督薛國公諱美暢之中女也。汾河南注,降辰象於靈源;恆鎮東臨,積公侯之氣。□物百代,忠貞一門,此之謂不朽。賢妃生於上善,育於中和,幼而聰明,長而仁。六歲能誦詩,十二通女則。門風姆訓,中外宗焉。初妃伯姊,以才淑選為安國相王之妃,生薛王。光宅三載中,賢妃復有詔徵入。周先令德,已聞玄鳥之祥;漢閱良家,東承金印之寵。睿宗大聖真皇帝讓德儲闈,潛龍舊國。選納之重,天下為難。及妃之娉,命禮實加等。妃綢直如發,塞泉其心。恭下堂之儀,動中環;奉東階之訓,結在衿。雖虞嬪夏姚,無以尚也。唐隆元年,睿宗正位。六月廿八日冊為賢妃。勞謙克己,常若不及,顧見珍飾,並卻而不御,以昭示儉約。至開元四年,睿宗山陵事畢,薛王頻表,懇請侍養。主上重違友愛。優詔許焉。乾坤再,初入增城之舍;日月其除,復下中山之郟凡而器用財幣,□□手家,仍□詔賜。實封二百戶,以供湯沐。每苑御珍鮮,遠近獻貢,中使遣□,相望不絕。至於朝之大禮,國之行慶,必特加寵錫,以追尊厚意焉。開元十二年,薛王薨。詔贈惠宣太子。賢妃晝夜號哭,感慟人神。王門之內,一以咨稟。□誡其孫曰:夫修身莫若孝,理家莫若敬,孝敬之道,不可不深識。勉之哉!勉之哉!故□婦諸孫,能遵守法度,恭儉親愛,不褰不忘,朝野稱之,以為得禮。自非入大家之室,登華氏之堂,則罕能窺其閫奧。天寶四載秋八月疾亟,闔門求醫。顧謂之曰:吾年過耳順,待終可也。何藥之為?因攝心諦觀,歸於願力。洎旬有八日而薨,春秋七十三。嗚呼哀哉!皇上哀軫,輟朝三日。申命京兆尹蕭炅監護。

仍以惠宣第十五男尚□奉御主喪祭,以寵終也。至其載十二月七日陪葬於橋陵,禮也。宰庀之典,咸取給於縣官。存榮歿哀,近戚無比。初惠宣之生也數歲而德妃薨。睿宗憐□,以賢妃慈愛,又其姨也,乃命母養。於是勤身苦體,盡心鞫育;惠宣亦至性過人,敬愛如子。始自藩國,洎乎沒齒,履孝資忠將卅餘祀,而無纖介之失。蓋亦賢妃之慈□□焉。妃性畏慎,進止有則,雖寒暑寢興,櫛沐盥漱,必舒帷擁蔽,待成而後出。其矜莊□□如此之至。於戲!其在家也,有葛覃煩辱之勞;其在國也,有卷耳憂勤之志。而□思窈窕,進賢才,柔色以納規,和聲以逮下,則彤管載之詳矣,故無得而稱之。銘曰:

□二姚兮虞二嬪,邦之媛兮國之姻。降馨香兮騰芬倫,彼蒼蒼兮胡不仁。國□淹兮次星淪,空階苔兮虛殿塵。歲將晏兮龜吉辰,橋山足兮樂池濱。寒笳□兮楚挽辛,哀哀淑德兮悲路人。

Remove ads

影視作品

注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